龙马潭区以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村民齐奔致富路 诗意乡村入画来

泸州日报 2020-05-07 08:40 大字

□ 杨尚威

近年来,龙马潭区坚持以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斐然。在特兴街道桐兴院子共享农庄里,欢声笑语弥漫;在金龙镇曹坝村,以“果林+高铁”为特色的观景台呼之欲出;在双加镇十里渔湾,市民尽享垂钓之乐……农旅融合的龙马潭区,不仅盘活了诗意的乡村,还鼓足了村民的荷包。

共享农庄 多方共赢

江水潺潺,炊烟袅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特兴街道桐兴院子共享农庄,游客络绎不绝。

万里长江芙蓉岛,千亩桂圆桐兴村。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桐兴村,栽种有大量的百年桂圆树,每到桂圆成熟时,总会有大批市民前来购买,让村里迎来一阵短暂的热闹。但桂圆下市之后,桐兴村又复宁静。

如何让桐兴村走出一条长效的致富路?龙马潭区立足当地特色,计划投资8000万元,在桐兴村开展农旅一体化项目——桐兴院子共享农庄建设。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农户采取以房屋和宅基地及院坝入股的方式,获得入股红利;而桐兴院子则获得对农民入股的房屋进行个性化改建、扩建、重建、翻修和在原宅基地及院坝范围内建造必要的建筑物、附属配套设施及园林绿化等权利,并根据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投资改建成共享农庄,使乡村旧貌换新颜,在留住青山绿水、记住乡愁乡韵的同时,让村民致富奔康。

“以前大家只知道桐兴村有桂圆,现在我们还有特色的桐兴院子,大家在这里可以宴请聚会、踏青赏花、采摘水果、亲水避暑、体验丰收。从3月14日开业至今,我们已经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泸州桐心院子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邹建平说。

游客的大量涌入,让桐兴村村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80余户村民发展农家乐、经营民宿客栈,150余户村民发展种养产业,70余户村民从事龙眼、菌类、腊肉、香肠加工销售,收入成倍增长。

“在农旅一体化上‘做文章’,不仅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还拓宽了桐兴村的旅游发展之路。”桐兴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喻言说道,下一步,园区内还将发展10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的内湖水域(用于养殖长江珍稀鱼类)。

独辟蹊径 探索新路

在龙马潭区金龙镇曹坝村内,以“果林+高铁”为特色打造的观景台正在伴随着川南城际铁路一道拔节生长。

金龙镇是龙马潭区传统的农业大镇,穿镇而过的高铁不仅盘活了该镇的农业经济,也让人看到了农旅融合的希望。

借力脱贫攻坚的春风,金龙镇加快推进曹坝新村建设,打造农旅结合的现代农业园区,将原有的720余亩水果基地、1400亩有机高粱园区和即将建设的幸福美丽新村相融合,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曹坝村实现乡村振兴。

在曹坝村产业园区内,部分土地即将进行整理,修建成为园区观光健康步道;园区观景台修建完成后,登上观景台可俯瞰千亩果树、感受瓜果飘香,可远眺高铁呼啸穿梭、风驰电掣。一个结合自然景观、现代田园及高速交通等多形式的农旅融合摄影打卡新地标在轰轰隆隆的施工声中呼之欲出,而其也将为金龙镇农旅结合的创新发展探索新路。

乡愁带动乡游 乡游盘活乡村

龙马潭区双加镇十里渔湾内,绿水盈盈。去年6月, 龙马潭区举办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以“十里渔湾游巴适,美丽乡村耍安逸”为主题,开展了环湖马拉松赛、文化趣味活动、生态鱼烹饪技能大赛、钓鱼比赛等系列主题活动,打响了探索实践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第一枪,进一步扩大了十里渔湾乡村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同时,龙马潭区以此为契机,对十里渔湾道路、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并在“旧”景区植入新的旅游项目。每到周末,不少市民前来游玩垂钓,而三月桃花开时,附近的农家乐总是一座难求。

漫步在十里渔湾的健康步道,看十里桃花、赏柑橘含翠、享垂钓之乐、购绿色果蔬……这个集休闲度假、餐饮服务、科研培训、采摘体验、蔬果生产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让乡愁带动乡游,让乡游盘活乡村。十里渔湾已经成为了龙马潭区农旅融合的一张闪亮名片。

与此同时,龙马潭区依托十里渔湾这个优质平台,大力发展近郊观光农业,通过多种渠道带动一方群众致富奔康。双加镇通过流转土地建起了以十里渔湾为核心的水产养殖基地6000余亩,以柑橘文化为主题的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3500余亩,以观光旅游为核心的十里渔湾生态园1000余亩,促进水产养殖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流转土地的600余户农户每年可获得土地租金170多万元;带动农户就近就业6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新闻推荐

泸州市运管局 完成行政职能划转工作

本报讯(刘潇记者蔺艳霜)记者近日从市运管局获悉,自市交通运输局启动机构改革以来,该局以“六个一行动”为抓手,把方向、谋全局...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