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国家高新区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企业复工率达95.6% 企业生产“正步走”
泸州国家高新区中航传动生产车间有序复工生产。本报记者 牟科 摄
□ 本报记者 杜玉青
3月3日,是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正式复工的第12天,从最初的100余名员工到现在的300多名员工,公司采取分批返岗、逐步复工的方式,让生产车间有序运转起来。目前,公司日产能近2万件,达到正常生产能力的90%左右。
“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有足够时间对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措施进行验证。”在公司综合部部长向旭东看来,分批复工,是为了让公司能更安全更快地走上正轨。正月初二,公司就着手购买防疫物资。
准备物资的同时,公司也开始对员工进行摸排。公司员工来源广,遍布全国各地,该如何把好人员防控关?结合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公司采取网格化方式管理,逐一对员工身体状况和生活轨迹进行摸排,以迎接此后的正式复工。
王树林是第一批复工的一线员工。因为是泸州本地人,也未接触过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经过排查后,在2月21日重返岗位。“戴口罩是必须的,食堂实行分餐制,有专人为我们打餐,工作区域和就餐区域也定期消毒,我们工作起来很放心。”王树林对公司的防疫措施竖起了大拇指。
而对于外地员工来说,复工,远比想象的要复杂。2月8日,史进洪收拾行囊从重庆回到了泸州。他需要面对的第一关便是隔离。在高新区人才公寓,史进洪度过了14天的隔离期。期间,有医护人员上门为他量体温,也有专人负责他的生活保障。隔离不隔情,看似漫长的14天,在关怀与期待中很快结束了。“隔离是为了我们能尽早复工。”在确定未被感染后,史进洪成为第四批返岗的一线员工。
每一名员工的身体状况都关乎着整个公司,也关乎着整个园区。
“职工就餐前洗手消毒设施已到位。”3月3日,邓海波在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核查表中的“防疫就餐设施”一栏画上了勾。邓海波是泸州国家高新区审批局审批科科长,中航转向是他所负责的企业之一。自园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后,他与同事会对企业进行每天2次的防疫工作核查。尽管每天都是一样的核查事项,邓海波依旧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援助来自四面八方。2月20日,由市疾控中心、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学院有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进驻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复工复产疫情防疫现场指导。中航转向的复工日期正好赶上了这一“福利”。公司接受了4次专家组的指导。“专家们针对我们的消毒方式、食堂员工健康检查等方面做了针对性指导,弥补了我们此前的不足。”向旭东说。
物流受阻的情况缓解后,中航转向生产的变速齿轮也逐步运向了全国各地。如今,公司发展态势稳步向好。而这也是园区内其他陆续复工企业的写照。截至3月2日,高新区企业复工率达到95.6%;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一切都在渐渐归于平常。
新闻推荐
图为2月27日,高速交警走上客车开展安全检查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2月27日12点,十多辆搭载着返岗农民工的包车停靠在G4215...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