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城市的历史记忆只剩文字

川江都市报 2020-01-16 15:15 大字

2020年第二天,川江都市报上刊发了一篇关于重拾“泸州老城记忆”的文章。

正如作者在开篇所说,“一座城市所走过历史的岁月,一点一点沉淀下来,便成其为底蕴,城市也有了厚度。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城市不仅仅是栖身之所,更是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之地。无论光影如何变迁,属于城市的厚度都应该留存和追溯。”

的确,这样一篇文章是对一座城市历史的留存与追溯。但是,单单是这样一种文字形式的留存与追溯,够吗?

不可否认,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经济实力很重要。但它的竞争力,不是仅凭经济实力说话,否则岂不成了“暴发户”炫富。城市的竞争力还来自其不可复制的特色,来自它的历史积淀。不可否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点,而且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尽力出书、拍摄影像,把这些文化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但是,不管是文字还是影像,都缺少一种主动让人去接受、去记忆的能力。大致来说,这类以文字或影像方式留存下来的记忆,大抵也只能发挥出供所需要的人查阅的作用。

有句老话,叫“百闻不如一见”。 意思是指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比如一个古董,在书上看它百遍,可能留下的印象,不如去博物馆看一次它的实物来得深刻。

对一座城市来说,历史的气息就留在古巷里、城墙上,留在曾经的建筑上。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城市却正在抹去自己的历史记忆,一味建“新”。其实,建“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品质,这当然不能否定。但现实中,很多城市的建“新”却是照搬照抄。其结果可想而知,城市千篇一律,最终泯然众人;各种山寨景点层出不穷,实为“东施笑颦”。

所以,建“新”是要在保留自己的特色风貌基础上的“建”。当然,还需要适度留“旧”。这里说的留“旧”,不是在拆了以后再建所谓的复古建筑,而是在城市的规划中,把一些能够代表城市历史特色的东西保留下来。

城市与文化,应该是彼此依存,而不是两相对立。改造城市风貌的过程中,对城市记忆的留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至少,城市里应该留下那么一些地方,让老市民可以怀念,让新住民可以去触碰城市成长的足迹。

新闻推荐

对接“强基计划” 推进“2216”战略泸州市天立学校 建构拔尖人才培养新格局

央清名校美术班感动天立校园人物评选颁奖盛典。课程博览会暨家校互动周文艺汇演。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金...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