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矮人”杨川:盼找份稳定工作,回报帮过我的人
杨川(左三)在排练节目
初见杨川,他正与残疾朋友和志愿者们在广场上排练节目,旁边观众围了一圈。
几分钟后,他们将这个以自信、阳光、感恩为主题的节目完整练习了一遍。尽管动作不那么优美、歌声不那么动听,围观市民却看得津津有味。
队伍中的“小矮人”杨川特别引人注目,他充满自信又满怀激情地歌唱着: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 摄影报道
最感激恩师: 教我学会生活本领
杨川是纳溪乡镇的一名孤儿,从小跟着舅舅生活,因患侏儒症,至今身高只有1.2米。对于上台表演,他一点也不陌生,尽管今年才31岁,他已有20多年的表演经验。
8岁多时,家境贫困的杨川被迫放弃学业。此后不久,师傅熊波的艺术团到镇上演出,偶然注意到衣着褴褛、浑身脏兮兮的杨川在附近闲耍又无人看管。在了解到杨川的家庭情况后,熊波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将杨川带在自己身边学手艺,“长大以后能够有口饭吃。”
从此,杨川跟着熊波奔波于云贵川三省。此时,杨川还一字不识,什么也不会做。
“恩师比我大20来岁,待我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回忆起和师傅在一起的日子,杨川动情地告诉记者,自己没有读几天书,几乎不识字,学习起来特别困难,但师傅从一个字一个音开始,教自己怎样唱歌、如何登台表演,还教自己如何做人。在师傅的耐心教导下,杨川10岁时,不仅能够上台唱歌,还能胜任在小品中扮演小孩等角色。又过了10年,杨川成为了“台柱子”,但身高却依然不见长,团友亲切地叫他“小矮人”。
“师傅担心我冷着、饿着,把厚的棉被和吃的留给我”。杨川回忆说,那些年与师傅常年四处飘泊,有时住处都没有,在大山里、在公路边就睡一晚上。回忆起与师傅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杨川禁不住热泪盈眶,“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报答师傅的恩情。”
最想找份工作:
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
2017年,常年飘泊在外的熊波不幸病逝。这一年,是杨川跟着师傅的第21个年头。师傅去世后,杨川没有了依靠,只好回到泸州老家。
“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困难的日子。”杨川说,此时舅舅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而自己居无定所,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好在当地政府落实政策,帮助自己申请公租房,并给予每月200元的生活补贴,自己才安顿下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泸州助残好人陈西达在一次残疾人活动中认识了杨川。与此同时,杨川在与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的志愿者们接触过程中,也慢慢地被志愿者们的善良、友爱、互助等打动,从不敢走近到亲近。陈西达不时热心地介绍演艺业务,让杨川能够增加收入。
此后,杨川经常参加圆梦关爱协会助残活动。他表示,一直想为关爱自己的人做点什么,但自己作为残疾人,又没有文化,能做的事情不多,但他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希望以后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回报帮助过我的人。”杨川说。
新闻推荐
100多幅爱党爱国 诗书画作品进校园 为纪念12·9运动84周年,纳溪84岁老人举办诗书画展
李安良(右一)给学生们讲解创作心得◎李镇康川江都市报记者朱俊摄影报道丹青绘锦绣画卷,翰墨写盛世华章。12月9日,为纪念12·9...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