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让出文明风景线
市民排队上车,彰显城市文明。 本报记者 曾念 摄
■本报记者 曾念
“老辈子,来这里坐。”12月13日10点10分,在市住建局公交车站,一位年龄较大的老人刚上231路车,坐在前排的乘客便主动让座。在泸州,这样的文明场景处处可见。近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泸州市营造了良好的文明出行氛围,人与人、人与车相互礼让。文明的种子已在泸州市民心中生根发芽。
主动让座暖人心
13日上午10点20分,在水井沟公交车站候车亭,虽然候车的市民较多,但大家都有序排队等候。记者看到,公交车进站后,大家没有拥挤,而是有序上车。他们提前准备好公交卡、零钱或者乘车二维码,一个挨着一个上车支付。
70多岁的市民裴昌全刚办完事,准备搭乘278路公交车回家。裴昌全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的素质比较高,看到我们这些年龄大的老人,基本上都要主动让座。公交车上循环播报主动让座等语音提示,司机也提醒乘客为需要的人让座。这样的城市有温度、有人情味,在泸州生活得很舒心。市民王娇也深有感触地说,她是一名孕妇,坐车时也有人让座,她致以谢意时还会收到一个善意的微笑,这让她感觉很温暖。
有序排队乘车、主动让座的事例,有10年车龄的车长刘显刚见过很多。刘显刚现是289路公交车驾驶员,这条线路要途经医院、学校、商场等站点。“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每天坐公交车的人比较多,各类人群都有,大部分乘客都较有素质。”刘显刚说。
不仅要让市民乘坐公交车舒心,更要让他们放心,为他们提供帮助。此前,刘显刚驾驶289路公交车途经柏香林中医院时,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独自上车,身边没有大人跟随。刘显刚觉得有异常,立即告知当班调度员并拨打110,让小男孩坐在驾驶室对面的位置上。到龙透关调度室,他耐心地引导小男孩说出家长的电话,及时与孩子家长联系。最后,孩子交由民警带走。
据悉,为做好文明出行工作,泸州市对公交车、出租车司机等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要求他们做好卫生安全和服务工作,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耐心帮助乘客解决问题,让乘客感到温馨。同时,在公交车首末站、城区主要公交车站(点)等地,都有志愿者义务引导乘客文明乘车,宣传文明出行,并为需要的乘客指路。
斑马线前让出文明
每天上午7点半至11点半、下午2点半至6点半,在江阳南路与连江路二段的交汇处,都能看到文明劝导员张太容工作的身影。
张太容从事文明劝导员工作已有4年了。“绿灯了,可以走了,跑两步。”“只剩三秒了,过不去了,等下一个绿灯吧。”在张太容的指挥下,行人遵守通行规则,车辆礼让斑马线,该路口交通秩序良好。
张太容说,行人和车主都遵守交通规则,极少出现行人闯红灯、车辆抢行的情况,大部分车主会自觉礼让行人。她说,近年来,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文明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例中明确指出,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行人走在斑马线上时具有优先通过权;车辆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停车让行;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通过。
斑马线已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的一把“尺子”,距离斑马线50米观察,30米减速,20米准备刹车,10米内驾驶员停车让行……驾驶员的素质不断提升,在斑马线前,绝大多数车主逢人必让,已成为驾驶员的自觉行动。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泸州市还开展了交通劝导、排队上下车、文明出行等一系列行动,大力整治行人乱穿马路等乱象,让文明的种子扎根在市民心中,市民有了更多文明与责任意识,文明出行成了一种习惯。
新闻推荐
“不久前,我发现凝光门明代城墙上的一块石壁碑被破坏了。一周后,壁碑上覆盖的异物全部清理干净,余安中先生书写的内容也清晰...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