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法院 网络司法拍卖中的几宗“最”

泸州日报 2019-11-19 10:31 大字

■文雯 本报记者 曾臻

今年以来,龙马潭区法院不断创新利用网络开展司法拍卖的手法,不断刷新报名人数、围观人数、成交价、溢价率等纪录,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又对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司法震慑,助力“切实解决执行难”,在更大意义上保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该院成功拍出拍品74件,成交金额4697.84万元,溢价率12.62%,为当事人节约佣金328万余元。

溢价之“最”

今年2月24日,龙马潭区法院在淘宝网公开拍卖的成都某学区房,建筑面积203.01平方米,评估价372万余元,保证金40万元,增价幅度5000元,吸引网友10665次围观,203次报价,最终以613.5万元成交,溢价240万余元,每平方米溢价1万余元,溢价率高达65%。

靓号之“最”

在执行过程中,龙马潭区法院加大执行力度,探索手机靓号司法拍卖,先后成功拍出手机靓号52个,总金额137.93万元,其中尾号5个8的手机号以26.3万元成交,溢价率达426%。同时,26.3万元的价格也刷新了泸州市手机号码拍卖的新纪录。

处置速度之“最”

在执行攀枝花某银行泸州分行申请执行纳溪某汽车贸易公司担保物权纠纷一案中,需要处置被执行人持有的746万股泸州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龙马潭区法院通过向银行定向询价,并得到双方当事人认可,确定起拍价,最终,仅耗时33天(含公告期30天)以983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出,创造了处置资产速度之“最”。

围观之“最”

8月31日,龙马潭区法院通过淘宝网拍卖成交奥迪牌小型轿车一辆,围观网友近3万人次,出价28次,起拍价为138420元,成交价为166420元,溢价28000元,溢价率20.23%,为目前该院网拍围观人数最多的拍品。

范围之“最”

执行过程中,龙马潭区执行法官为网友“送”上了各种优质拍品,红酒、茶叶、手表、手架钢管、白酒、家具等有价值的财产,只要被执行人名下拥有财产,执行法官就会全力处置,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泸州市司法局 千名法律服务志愿者进校园

本报讯(晏琳)近日,泸州市司法局组织12名法律服务志愿者走进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千名法律服务志愿者进校园”活动。活动现...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