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人才下基层 除了福利还需什么?
与城市相比较,有着天然“短板”的广阔乡村,靠什么留住人才?近日,泸州发布了《泸州市2019年紧缺人才目录》,制定出台了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1+1+4”的福利政策,旨在解决农村人才之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破解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基层干部等人才匮乏的难题,从中央到地方都铆劲想办法,因地制宜地出台了各种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然而,效果如何呢?从各地的数据统计来看,人才向基层流动的顺畅度依然不是很乐观。
梳理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困境,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产业底子薄,有的地方即使有了高素质人才,但要筑高楼,还得从零开始。这时候,高素质人才不一定用得上,等同荒废;二是,农村民众知识结构和认知度不高,人才想在这里突破创新干事难度大,致使不少人才能力得不到施展;三是,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政策兑现不力,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才扎根基层的积极性,难免导致人才留不住、干不好。
那么,怎么才能让农村人才的“蓄水池”水位不仅仅不降,还能上升呢?扭转城乡人力资源不对等是第一步,在规划设计上要有现实针对性,应定时定点储备一批“土生土长”的产业带头人、后备干部、农村大学生。
其次,要研究人才下乡后,为什么没有在乡村“筑巢安家”,又“飞”回了城市。比如,人才回归农村,能不能用得上、留得住,除了各种福利政策吸引,还应有“暖心”的行动,让人才感觉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一样有机会,就业选择只有行业差别,而没有地理位置的区分。
其三,仅靠本土化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基层需要。柔性引才是好办法,通过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但求所为,引导人才由城入乡。要“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在精准人才对接需求上下功夫,变“生硬统一标准”为个性化、跟踪式服务,努力让人才心甘情愿付出。
其四,必须围绕产业发展,搭建吸引人才到基层干事的好平台、好载体。要紧紧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以产业吸引人才,让人才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其五,留住人才,要不断优化用才、育才、惜才的机制。比如,基层人才既要有“下得去”的通道,也要有“上得来”的通道,消除人才到基层工作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在全社会形成下基层光荣的舆论导向。当然,要做好这一点,也不是人才管理部门能搞定的,必须赢得各级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最后,从校园开始,我们就要强化青年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按摩“,勉励他们积极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宛霞记者蔺艳霜)近日,江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局机关、执法大队56名党员...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