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术 再生稻亩产 500 斤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0-15 06:33 大字

马剑(右一)讲解再生稻高产技术。

□李镇康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再生芽萌发,给予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加以培育,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只要选好头季水稻种和科学管理,再生稻亩产500斤就不成问题,甚至更高。”10月12日,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金龙村村民胡伟的再生稻田边,龙车镇农技站站长马剑一边查看再生稻穗粒一边说。

选好良种

再生稻高产的关键首先是选好良种,以保证再生稻在9月上旬安全齐穗;其次要求品种的再生能力强,头茬收割后腋芽能迅速萌发、生长,发足再生苗;再次,要保证头季稻后期不早衰,抽穗后仍然保持较大的绿叶面积和较好的根系活力,保证腋芽有较高的成活率,并且抗病虫性强,再生稻生产潜力大。如Ⅱ优623等,均是再生稻比较理想的良种。

适时早播

早春低温影响头季稻育秧;7月高温干旱对抽穗扬花不利;秋寒又会使再生稻不能安全齐穗。因此,要统筹安排好头季稻的播插期。适当提早播插期,不但能提高头季稻的产量,而且有利于再生稻抢季节,避开秋寒。早春气温低,可采用薄膜育秧、旱育秧等措施,提早播种,培育壮秧,以实现头季稻早播、早栽、早收,保证再生稻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头季稻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最好采用旱育秧栽培,培育多蘖壮秧与双季稻同期插秧,为再生稻高产打基础。

管好田水

头季稻收割后的发苗期,正值高温季节,为提高活芽率和发苗率,以保持土壤湿润最好,既不能淹又不能太干燥。若灌水过深,则易使低位芽在高温下闷死,且根系很快衰老丧失活力;若土壤缺水干燥,在高温、强光及低湿度下,田间蒸发量和稻桩蒸腾量均较大,再生芽甚至整个稻桩容易失水枯死,发苗数大量减少。

根据再生稻怕淹怕干的特点,一般在头季稻收割后结合追施发苗肥,灌1次浅水;其他生育期间应常保持湿润,切勿长期淹水。如果头季稻收割后遇到连续晴热天气,为防止腋芽干枯,可每天用清水喷苗降温增湿,以利于再生芽的萌发和生长。

田间保持湿润发苗,浅水长苗,水层养穗,干干湿湿到成熟。抽穗扬花期如果遇到秋寒,要灌深水以提高土温,护苗保穗,寒流过后渐排水,保持沟中有水到成熟。

追施促芽肥

再生稻靠头季稻休眠芽萌发,一般头季稻收割后3—4天是出叶、分蘖的旺盛时期,需要较多的养分,应掌握在头季稻生育后期(收割前10—13天),亩施尿素10公斤促芽。

喷施生长剂

头季稻收割后3天左右,用植物细胞分裂素或多功能种子生长调节剂按比例兑水喷施。再生稻苗抽穗期长,需 18—20天,植株高低不一,喷施“九二O”,促使抽穗整齐,使植株高度基本一致,并对低节位再生苗提早抽穗有利。一般在抽穗30%时一次性喷施,抽穗不整齐田块,分两次喷施,并可结合施用磷酸二氢钾。

病虫害防治

再生稻要加强对稻飞虱的防治,其次为纹枯病、螟虫及飞虱等。对高产田块,在孕穗末期,用井岗霉素兑水喷1—2次。稻蚊虫害发生重灾区,在头季稻收割后1—2天,用三唑磷兑水喷稻桩苗1—2次。

及时收获

再生稻因各种再生芽生长发育先后不一致,成熟期参差不齐,青黄相间,不能收割太早,也不能收割太迟,以免影响再生稻产量,一般在90%以上芽穗成熟时即可收获。

新闻推荐

泸州市完成“防风险保安全迎大庆”任务

本报讯(方可)日前,泸州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国庆期间安全稳定,圆满完成“防风险保安全迎大庆”任务。最大力量投入。把确保...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