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的养鱼能手 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申学
■本报记者 李独懿
每天早上5点,江阳区江北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江阳区江北镇干坝村党支部书记李申学便起床开始忙碌:巡塘、喂鱼;早饭后,给鱼塘消毒杀虫、清理;晚上6点喂鱼,晚饭后检查增氧设备,按时打开增氧机,一天工作才结束。
这是李申学自1981年退役回乡以来,一直保持着的工作状态。他退役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走出了科技养鱼致富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鱼能手。同时,他带领群众挖穷根、调结构、兴产业、勤致富。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上,李申学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军人的果敢
力排众议开始创业梦
1978年2月,李申学应征入伍到部队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1981年12月,李申学退伍回到家乡,希望走上致富之路。
李申学和亲戚朋友说起创业的想法,却被他们笑话:“你那么穷,拿什么创业,还是在家种地吧。”“我是一名退役军人,要退役不褪色,永葆军人吃苦耐劳、干事创业的本色。”李申学坚定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1982年,李申学所在的生产队把鱼塘拿出来承包,承包费为每亩100元,可全队没人敢接招。“我人年轻,准备拼一下。”李申学果断决定,凑了600多元,承包了6亩鱼塘,从此开启了养殖事业。李申学说:“当时下决心承包鱼塘,和在部队练就的坚毅果敢性格分不开。”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让他在养殖事业中不断攻坚克难。
曾经有人说,“岩原鲤离了长江活不成”。他偏不信这个邪,别人认为难养的鱼,他偏要把它养活。于是,李申学通过学习书本和《四川农业科技》杂志上的养殖技术,并向村外一名老养殖户请教如何养殖岩原鲤。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岩原鲤的生长“密码”被他破解,他的名声也由此打响。李申学现在是川南“岩原鲤养殖第一人”,除了本地客户,还有不少客户从重庆、昆明等地慕名来向他学习。
目前,李申学的养殖规模已达110亩,所饲养的品种包括岩原鲤、中华胭脂鱼、江团、甲鱼、黄颡鱼等鱼类。
军人的担当
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现在我的日子好过了,要让更多的乡亲也过上好日子。”李申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丹林镇文罗村村民李斌承包了几口鱼塘,准备养鱼,但他没有养鱼经验,连养什么鱼种、购买多大的鱼苗都不知道,听说江北有个“土专家”李申学,于是找上门来请教。
李申学得知情况后,直奔李斌家,冒着炎炎烈日,拉上李斌检查鱼塘,测量每口鱼塘的实际面积,了解水质情况,经过几番研究之后,李申学给李斌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养殖方案:哪口塘该养哪些鱼种、养多少、什么时候放养、养殖中应注意的细节,以及如何提高鱼苗的存活率都一一列出。在李申学的悉心指导下,李斌的养鱼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多亏了李申学的帮助,不然我要走很多弯路。”李斌对李申学的帮助心存感激。
村民们看到李申学搞养殖走上致富路,都想加入进来,但苦于不懂技术,下不了决心。鉴于这种情况,2000年,李申学组织21名养鱼爱好者,成立江北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订阅10多份资料供会员学习,还到眉山、双流、新津等地取经。2009年,随着协会的壮大,李申学又组建了康达水产养殖专合社,现有600多名会员,养殖户增加到了近700户,专合社年产值达3800万元,带动了1500多户发展稻田养鱼5000多亩,每户平均增收2.3万元。
军人的荣光
为家乡建设再立新功
“退役回乡,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军人的理想和信仰,我要为家乡建设再立新功。”这是李申学对自己的要求。
李申学不仅带头创业致富,还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无私传授给需要帮助的人。“我曾经也穷过,能体会乡亲们想致富的心情,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是我一生的追求。”李申学说。
一次,石寨镇一养殖公司请他去作指导,他放下手头的事情,天天帮着跑,自家的鱼塘都没时间管理,结果几个鱼塘的鱼全都死了。家人不停地埋怨他。类似的事情常常发生,他对家人说:“别人信任我,才找我帮忙,作为一个带头人就要讲奉献。”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由于突出的工作成绩,他先后被评为市、省级劳动模范。2015年4月28日,李申学作为泸州市唯一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参会,手捧荣誉证书和奖章,他激动不已:“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啊!”
新闻推荐
抖音宣布区域创作者计划再升级 鼓励普通用户记录多元生活DOU来说一说家乡的美
油纸伞大师余万伦分享抖音创作经验“抖音区域知识分享官”奖项获得者抖音很火,抖音很红,地球人都知道!更吸引人的是,每个拥有...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