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首次放生原种长江鲟

泸州日报 2019-06-13 09:28 大字

放生现场,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本报记者 简放鹏 摄

■本报记者 简放鹏

6月6日,泸州市在澄溪口滨江路,增殖放流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长江鲟、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胭脂鱼、重要经济鱼类长吻鮠,合计4.772万尾,其中驯养了12年的原种长江鲟就有10尾。这在泸州还是首次。

野生长江鲟养殖12年后放生

这次放生的10尾长江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体格健壮的大鱼苗,并经过了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的严格体检,最重的有20多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它们都是捕捞野生的长江鲟,进行人工养殖12年后,且没有血缘关系的原种长江鲟。为何要对野生的长江鲟进行一捕捞一放生呢?

据了解,长江鲟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到了本世纪初,该鲟停止自然繁殖活动,野生种群基本绝迹,人工保种的野生个体仅存几十尾,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考虑到长江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便人工营造适宜的养殖环境,将捕捞的野生长江鲟进行人工养殖。

由于长江鲟是长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旗舰物种,也是一个指示性物种,恢复长江鲟的自然种群,标志着长江的自然环境恢复到了一个健康指标。

根据保护需要,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以自然种群重建为核心,确定了人工增殖放流、栖息地保护和修复及原种保存等行动方案。加之近年来长江自然环境日趋改善,便有了这次“野生长江鲟养殖12年后放生”的故事。

通过放流原种长江鲟,旨在重塑野外自然繁殖行为,最终实现其自然种群的重建与恢复,以推动四川省包括泸州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长江鲟游过纳溪将“发”短信

这次放生的原种长江鲟,在其身上安装了声纳跟踪装置,亦称“保持声纳接触”,即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

据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杜军介绍,原种长江鲟安装了声纳跟踪装置后,通过超声波的发射器发射一个特殊的编码,就可以严密的进行24小时监控,知道哪一条鱼经过了哪些地方。如果她能够繁殖,就可以采到它的卵,进而促进形成自然种群。

从泸州到纳溪,还有岷江、金沙江,即在长江上游的干流、支流,长江鲟洄游和产卵场的必经之地,布设了3个声纳跟踪接收站。长江鲟经过声纳跟踪接收站后,就有一个特殊编码会显示出来,然后像手机短信一样,发到相关技术人员的手机上,这便于监控放生的长江鲟。

长江鲟佩戴“身份证”

这次放生的长江鲟的背鳍上,植入一枚米粒大小的电子芯片——无线射频电子标签。用探测仪接近这条达氏鲟鱼苗一扫,仪器屏幕上就会显示15位的身份号码,这与居民18位的身份证号码不同。

“这个芯片,相当于长江鲟的身份证。记录保存其遗传学标记,保证了其身份的独一无二性,从而更好地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谭德卫介绍,芯片植入体内后,通过此芯片有助于为这些珍稀鱼苗建立生长档案,记录它的祖系、生长发育、繁殖等情况,以便更好地研究、保护。

由于苗种的放流时间、放流时的身体情况,以及体长、体重、联系方式等数据,都将记录在电子芯片上。无论这条苗种游到何方,身体里的电子芯片都将记录它的资料。

有了电子芯片作为技术支撑,便于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及时跟踪掌握放流珍稀苗种的生长繁育情况,回捕了解苗种在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估算统计种群数量,了解其生存环境和增殖放流效果。从而为下一步开展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珍稀鱼苗的配对繁殖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四川省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误捕活体报告有奖,捕杀长江鲟将追究刑责

据谭德卫介绍,这次增殖放流,由于处在禁渔期间,所以未设置“临时禁渔期”。长江鲟是国家一级水生保护动物,如果渔民捕杀长江鲟,或用于商业买卖,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与此相应,相关部门将组织力量全程跟踪掌握长江鲟的分布和活动状态,并加强沿江渔政监管,以提高增殖放流效果,以重建和恢复长江鲟野生种群。

新闻推荐

今日,58793名考生迎来中考

本报讯(记者唐维扬刘校宏)今(12)日,泸州市58793名考生迎来中考,考试至14日结束。今年泸州市参加中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7000多人,...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