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长串串风筝、龙形风筝、盘鹰风筝样样精通 八旬泸州老人与风筝结伴20年

川江都市报 2019-05-01 01:01 大字

郑应林改制“盘鹰”风筝

在徒弟的帮助下,郑应林的龙形风筝准备放飞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世智 摄影报道

每天早晨6点过,只要不下雨,在泸州市长江边上,总能看见一群风筝爱好者的身影。这其中,81岁的郑应林在泸州风筝爱好者中有着不小的名声。除了掌握有极高的放风筝技巧,能够放飞绝大部分风筝外,他还传授改制“盘鹰”风筝的技术和放风筝的技巧给其他喜爱风筝的人。

退休后,郑应林坚持放风筝已有近20年,各种放风筝的技巧烂熟于心,实际操作也非常熟练。他说:“放风筝是我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多年来,因为放风筝我结交了不少朋友,也找到了快乐。”

放风筝:不同类型风筝对技术有不同要求

春天本就是风筝遨游天空的时节,在泸州滨江路,放风筝的人不少,只是风筝的类型大都比较单一,要么是盘鹰风筝,要么是商贩售卖的普通风筝,谈不上好看,只是风筝爱好者们自娱自乐。

不过,在4月的泸州天空,也有属于漂亮风筝的舞台。近日,郑应林拿着自制的“串串风筝”“龙形风筝”来到江边,把“龙形风筝”铺开,静候风的到来。他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龙形风筝”由于自身体重较大,想要放飞的话风力至少要达到4级左右,且风筝有10余米长,要两个人合作才能放飞。

上午9时许,风来了,在徒弟的帮助下,“龙形风筝”成功飞上天空。只见“龙尾”首先迎风飞扬,“龙头”随后在“龙尾”和“龙身”的带动下飘动,好似在天空中翻腾。郑应林告诉记者,放飞“龙形风筝”强调的是顺势而为,在风来的一瞬间,要抓准时机,让风筝能够迅速起飞。此外,将“龙形风筝”收回来也是个技巧活,“龙形风筝”重量大且“吃风”,力气小的人可能拉都拉不住,更别谈收回来。因此,收回时也要注意观察高空风速情况,适时收线。

放完“龙形风筝”,郑应林又拿出长80米的“串串风筝”,这个由200个小风筝组成的“组合体”很少拿出来放。“‘串串风筝’坐着就能放,只要风力够大,再一个一个放出去,它自己就能飞起来。由于数量较多,收回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且技术含量不高,我放的次数也比较少。”郑应林说,尽管如此,“串串风筝”看起来绝对赏心悦目,成串的风筝随风飘扬,是江边最美的风景。

记者了解到,平时,郑应林和其他风筝爱好者还是最喜欢放“盘鹰”风筝。郑应林介绍说,他们放的“盘鹰”风筝都是经过改制并多次调试后的。和其他风筝不同,“盘鹰”风筝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像老鹰一样在空中盘旋。在高空中,如果不细看,和老鹰相差无几。

但是,想要放飞“盘鹰”风筝却不那么容易,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几乎不可能将“盘鹰”风筝放好。记者看到,在郑应林手中,“盘鹰”风筝有多种起飞方式。最常见的是将“盘鹰”风筝放在草地上,等微风吹来,轻轻一提,“盘鹰”风筝随风盘旋起飞,适时放线、收线,风筝忽而向上盘旋、忽而向下盘旋,盘旋范围越来越大,风筝也越飞越高。

此外,郑应林还能用“甩放”方式放飞“盘鹰”风筝。只见他将风筝提在手中,双手拿着线盘在头顶转圈,“盘鹰”风筝也跟着转圈,几圈下来,随着风筝线不断放出去,“盘鹰”风筝就起飞了。

“‘盘鹰’风筝最关键是盘旋技巧,从它的名字就能得知,如果没能作出盘旋动作,那么放飞‘盘鹰’风筝也就算不上成功。这其中,需要风筝操作者适时放线、收线,根据风筝在天空中的姿势作出相应的动作,以达到理想的盘旋效果。”郑应林说,如果风力条件合适,他还能够操作“盘鹰”风筝在水面上盘旋,那应该是放“盘鹰”风筝最难的技巧之一。

做风筝:改制盘鹰风筝要处处平行、对称

想要放好风筝,首先要做好风筝。多年来,郑应林见证了风筝的变革,从一开始简单的“王”字风筝,到现在流行的“盘鹰”风筝,郑应林逐渐摸索出不少技巧。特别是在改制“盘鹰”风筝上,他是不少泸州风筝爱好者的老师。

“‘盘鹰’风筝难就难在盘旋上,市面上售卖的‘盘鹰’风筝一般不能盘旋,能够盘旋的‘盘鹰’风筝价格又太贵,几百上千元一个,很不划算。”郑应林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从接触“盘鹰”风筝不久就开始自己摸索进行改制,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减少了花销,也能够应对放风筝时的各种突发状况。

郑应林介绍说,改制“盘鹰”风筝最关键要做到处处平行、对称,因此在改制时必须要有直尺等工具。此外,改制的“盘鹰”风筝所有骨架等全部是专门制作,既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又要适度柔软,以达到飞行的条件。

“‘盘鹰’风筝总体来说要达到三个条件:一要能飞行,二要能滑翔,三要能盘旋。”郑应林说。最难的是盘旋,每个风筝的用材不一样,改制时因风筝大小确定骨架的位置也有差别,因此改制时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把风筝的骨架等安装好,只是改制“盘鹰”风筝的第一步。随后对风筝进行调试,才是改制一个“盘鹰”风筝能不能成功的关键。

“初步完成改制的‘盘鹰’风筝都会存在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在调试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郑应林说,“盘鹰”风筝飞上天后,会出现不能盘旋或是不平衡导致掉下来等情况,这就需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一般来说,调试的时间需要一个周甚至更长。

改制“盘鹰”风筝只是郑应林制作的风筝中的一种,他制作的立体“盘鹰”风筝更是一绝。相比普通的“盘鹰”风筝,立体“盘鹰”风筝的“提线”从三根减少到一根,更难操作。如果技术不到家,很容易出现无法放飞或是放飞后很快掉落的情况。

爱风筝:他把技巧免费传授给其他人

和郑应林一起在长江边放风筝的人中,有不少都是他的徒弟。风筝爱好者王顺祥跟着郑应林学习放“盘鹰”风筝已有半年时间,他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没什么事做,看见老师在放风筝,就过去打照面,没想到刚提出想学习的想法,老师就一口答应下来,这让他感到很意外。

多年来,郑应林不仅教其他人放风筝,也教人改制风筝,几乎把自己所学全部都传授给了别人。在教放风筝时,郑应林会和徒弟一起放风筝,现场教学,有问题立马解决。而在改制“盘鹰”风筝时,郑应林更会到徒弟家中现场教学,一边改制一边讲解,手把手教学,直到徒弟学会为止。郑应林说:“一般来说,学习改制‘盘鹰’风筝一个周就能学会,但要学会放‘盘鹰’风筝至少需要两个月,要非常熟练则需要练几年时间。”

有一段时间,郑应林采取跑步、走路等方式健身,结果没过多久膝盖就受不了,觉得还是放风筝最适合自己。“我也非常乐意把所学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加入到放风筝的队伍中,一起健身,一起有更健康的兴趣爱好。”

此外,在郑应林心中,风筝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以前是大人教孩子放,但现在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少。“通过我,让更多人爱上放风筝,也能够借此将风筝文化传承下去,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说。

新闻推荐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6大行动”激发泸州青年青春力量

本报讯(记者杜玉青)昨(29)日,记者从共青团泸州市委获悉,今年,团市委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作为...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