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法院 “五顾茅庐”送达诉状副本

泸州日报 2019-04-17 08:50 大字

本报讯(豆雪霞 唐小会 记者 曾臻)日前,纳溪区法院江宁法庭干警们经过五次寻找,终于在新乐镇桂花村见到了当事人曾某,并将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相关法律文书留置送达曾某。

据了解,曾某与妻子段某于1993年11月结婚,婚后因双方性格不合,长期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段某无法忍受这样的婚姻生活,于14年前独自离家外出后便再未回家,也再未与曾某来往联系。日前,段某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要求与曾某离婚。为了向曾某送达相关法律文书,江宁法庭干警们开始了他们“五顾茅庐”送达之旅。

“一顾”:纳溪区法院江宁法庭干警们根据曾某户籍地址,找到了曾某家,家门虽开,但空无一人,等了半饷,也不见曾某身影,只得无功而返。

“二顾”:干警通过向村组干部了解得知,曾某不用手机,村上有啥事找他都是碰运气,他从事买卖牛生意,也不怎么和村里人来往,长期在新乐镇上的各茶馆招揽生意,早出晚归。于是干警们到镇上茶馆寻觅了一圈,仍然无功而返。

“三顾”:想着曾某早出晚归,干警们便于傍晚时分驱车到其回家必经的路口等他,一直等到天黑仍不见踪影。

“四顾”:干警们再次驱车到曾某家里,人没看着,但却多了两头牛,既然有牛,曾某肯定会回家,这下终于看到了希望。

“五顾”:由于白天晚上都没找到曾某,干警们便在天没亮就匆忙出发寻找,终于在天刚刚蒙亮时分见到了曾某。

近年来,纳溪区法院家事法庭创新送达方式,采用手机短信、QQ、微信、电子邮件、错时送达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向当事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办案效率。

新闻推荐

茶山春色新 画里乡村美

■廖胜春摄影报道4月14日,纳溪区白节镇的茶山春色正浓,采茶工人忙着采摘新鲜茶叶,茶园里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纳溪区以茶为...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