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公共体育设施不足和闲置因何并存?

川江都市报 2019-04-13 01:02 大字

小区内的健身器材

体育馆

近几年,在全民健身热潮的促动下,泸州相继建成了占地320亩的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占地120亩的江南新区体育生态园等大型体育场馆;大多公园、广场和小区都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公共体育场所和设施总量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为数不多的体育场馆常常处于“关门闲置”中,许多无人看管的体育设施也渐渐成了摆设,市民对运动健身的场地和器材需求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李莉 摄影报道

公共体育设施、场馆不足 大型体育场馆仅选择性开放

泸州市中心城区社区级体育设施100个

部分时段开放场地18处

不开放场地为3处

全天开放场地79处

大众健身活动主要集聚于旧城区,活动较为分散,没有空间集聚性。

社区级体育设施缺乏,规模不足,难以提供优质的全民健身服务。

据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泸州市中心城区区级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体育设施发展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相对落后。

“目前,泸州市体育产业发展正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但与市民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及建设‘双两百’城市的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工作人员陈小彬表示,差距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规模偏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偏低;其次,体育产业资源开发不够,结构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活,多元主体没有培育潜力;再次,体育消费不旺,群众缺乏主动消费理念,内容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产品供给不足。

据了解,泸州市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有两个,一个在城北、一个在江南新区。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除建有一个大型的体育场所外,还有专业的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篮球馆;江南新区体育生态园建有恒温游泳池、射击馆、摔跤馆、排球馆、武术馆等。这些场馆大都基于训练和比赛所用,没有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是不能在场馆内进行相应运动健身的。

“我家住在城北,周末经常去奥林匹克体育公园打乒乓球,环境好收费低。”市民杨女士表示,专业性强的场馆不对外开放,她能理解,毕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同时,在体育场馆不足的情况下,还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开放场馆和开放时间有限,让很多有健身需求的市民“苦恼”不已。

“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的篮球馆不算专业性很强的场馆,但不对外开放,如果想去打球必须以团体的身份组队去。大家平时工作忙,加上陪娃陪父母以及各种应酬,一般只能约几个朋友去活动活动,没有时间去组织一个团队;再加上大家的空闲时间很难统一,组队比赛更是难上加难。”市民周启银认为,场馆应根据市民的实际需求对外开放。

“运动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运动的场地,我经常都是按规定时间去跑步,却多次因为‘闭馆维修’被拒之门外,给人的感觉就是‘维修’时间太多,开放时间太少。”市民罗先生表示,希望大众化的体育场馆多为市民开放,少许低收费还是可以接受。

“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开放的乒乓球馆和羽毛球馆特别受欢迎,晚上去迟了羽毛球馆就没有场地了。因室内不受天气影响,我和朋友们都喜欢在这里健身,收费也便宜。”天立学校的何老师说。

“泸州市大型体育场馆普遍存在运营问题,不可能以场地用作全民健身的方式来解决,老百姓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也不可能靠开放大型体育场馆来解决。”泸州市体育场馆中心主任胡伦说。

体育设施有人装无人管 破损严重维护成难题

除了体育场馆,室外健身路径也是大众健身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无论是小区、广场,还是公园,大都安装了各式各样的室外健身器材。但很多地方的健身器材因无人维护变得破败不堪。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小区的室外健身器材都是有人装无人管,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的已经生锈,有的破损严重甚至已无法使用。以江阳区为例,虽然平均每个社区拥有一条健身路径,但后期维护却成了老大难问题。

对于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曾提出“工程器材的建设资金由体育部门负责,运转资金由受赠单位承担”的原则。也就是说,体育部门只负责捐赠,受赠单位负责健身器材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然而,受人员、经费等因素制约,受赠单位的维修管理职能大多没有落实到位,设置在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因没有专人看管,造成一些人为破坏的现象,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难题。如果这些室外健身路径存在安全隐患,不仅无法使用,还可能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如何维护管理好健身路径?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健身路径本着“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使用的小区自行管理。当然,也有一些小区的健身器材是开发商自行采购安装,甚至是一些热心居民自己做的。

健身器材最早是由体育部门采购赠送,然后到各社区进行安装。具体来说,受赠单位是建设主体,也是管理维护主体。该负责人表示,作为体育行政部门,哪里缺乏都会赠送并安装好,达到15分钟健身圈的目标。近年来,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与安置健身路径的各区县签订了协议,确保受益方及时维护、维修和管理健身路径。一旦受益方未尽到责任,各地的教育和体育局以及街道居委会将共同督促其完成相应工作。对于一些损坏严重的健身路径,也会尽量督促各区县拿出一部分体育彩票资金进行维修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体育部门只负责向小区捐赠健身路径,健身路径的生产厂家负责在保修期内质保,质保期通常是4-6年,超过期限后,损毁的健身路径应被拆除。而健身路径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都由小区物业或所在的居委会负责。

新闻推荐

为瓶盖发放“身份证”,用手机获取工厂运行数据…… 酒业园区布局智慧园区建设 助推入驻企业迈向绿色智能化

■本报记者杜玉青戴国良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结束不久,记者在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厂房看到...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