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同郊获人文品牌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工作中的孙同郊
荣誉证书
◎ 汪建英 代旭锋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本报讯 3月28-30日,首届医院人文品牌建设峰会在江苏常州召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胆病科的孙同郊教授荣获人文品牌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会上,发布了全国第一部医院人文建设指导用书——《中国医院人文建设蓝皮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琳等参与了《中国医院人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共同开展研究。
人物故事
92岁的她 坚守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
今年初,3000多公里外的哈尔滨老人陈国立(化名)将一面印有“良医良术 仁手仁心”的锦旗送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专程感谢孙同郊教授。
92岁的孙同郊仍坚持每周上两次门诊,为患者把脉、开处方,患者离开时,起身送别。在治病救人的路上,孙同郊坚守了60多年。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通过挖掘、整理以孙同郊为代表的老专家们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形成了“仁心仁术、佑护生命、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赤胆忠诚、甘于奉献”的“同郊风范”,并广泛传承和弘扬。◎ 汪建英 代旭锋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为拒患者送礼 她绕道上班
孙同郊教授出生在上海。1955年,她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来到了偏远艰苦的川南医院泸州医士校(西南医科大学前身),支援西部医学事业建设。1956年,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习中医,是我国第一批“西学中”代表。她师从全国著名中医专家赵锡武教授,毕业后回到泸州投身西南医科大学中医系的创建。
肝病,是孙同郊坚守60多年的专业,她对肝病患者注重辨证论治,灵活用药,采用“简便廉验”的中药防治,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2008年,因肝腹水引发脐疝的宋华(化名)家境贫寒,无法实施手术。辗转找到孙同郊教授,经过一年的医治,宋华的病症全愈。
2011年,孙同郊曾为一位做生意的患者解除了困扰多年的顽疾,患者非常感激,一定要送礼物致谢。患者当面送礼,被孙同郊婉言谢绝。患者不甘心,有一段时间,他等候在孙同郊上班的必经之路上,要把礼物交给她。孙同郊得知后,绕道上班。
曾经,一位患者家属将一个红包强塞进孙同郊的白大褂口袋离开。她对此连续两天都闷闷不乐,后来让医生找到患者的家退还了红包,才得以安心。
这些年来,对经济困难的贫困病人,免收费乃至代付药费、给返程路费,对孙同郊来说是常事。60余年行医生涯中,孙同郊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没有出现过一次医疗差错,没有接到过一次医疗投诉。
听诊器太凉 她总是捂热再用
“我不爱出去玩,有空的时候就想瞧病,医学是我一辈子的兴趣。”孙同郊70岁退休后,坚持每周两次上专家门诊。22年来,6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她的悉心诊治。
在门诊上班时,孙同郊总是热情地接待,满含笑意安慰着患者。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孙同郊看病时总是一边询问病情,一边搓热自己的双手,再进行诊脉。遇到要听诊的患者,她把听诊器焐热再听诊。
孙同郊常常告诉随诊的学生,不能让自己冰凉的手和冰冷的听诊器接触病人,患者会觉得不舒服。这个小小的细节,孙同郊一直坚持着。
白内障手术后 她用放大镜看病
一直以来,只要是门诊时间,早上7点,孙同郊都会准时出现在诊室,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病人诊治。
2007年7月的一天,孙同郊赶着上门诊,途中摔倒,肋骨骨折,耳朵出血。家人和同事劝她休息,暂停门诊,她说: “如果我不去,病人怎么办?他们大老远赶来,不容易呀。”
孙同郊患了白内障,手术后几天就匆匆上门诊。她的视力恢复不好,只能用放大镜看患者的病历和检查报告等。学生代她看,念给她听,她说,只要身体允许,她还会坚持下去。
为患者看病 是她一辈子的爱好
2012年,价格主管部门批准提高专家的门诊挂号费,专家个人的挂号费收入也可以提高一倍。孙同郊不同意,她不愿意增加患者的负担。
医院担心高强度的门诊工作,让孙同郊身体吃不消,将她的门诊号限量。可当患者来到她的面前,说没有挂到号,希望得到她的诊治时,她立刻叫患者坐下,等她把前面的病人看完后,就给他看,常常是下午1点过才离开医院,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不送走最后一位病人,她从不下班。
为适应医学的发展,孙同郊经常上网学习,与国内外的朋友交流。孙同郊的视力不好,身边的人把她喜欢的书籍下载下来,放给她听。
“您的年岁已高,停下来休息吧。”每每这样的问话,她笃定地说: “瞧病,是我一辈子的爱好。看病让我觉得很充实,和病人打交道会学到很多东西,我做得还不够。”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泸州讯(记者庞玉宇)昨日,记者从泸州博览事务局获悉,为期四天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线上线下观展总人数达...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