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户联建 改造危房 打古镇独居贫困老人住进“幸福院”

泸州日报 2019-03-26 11:36 大字

驻村干部到“幸福院”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周超文 摄

■周超文 李明星 本报记者 李界

“感谢党委政府,不仅让我们住进宽敞、设施齐全的新房,而且还有‘老伙计’做伴,以后再也不会感到孤独了。”3月17日,在纳溪区打古镇会龙村“贫困户联建新居”,72岁的独居老人何子章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周平说道。

以前,何子章最怕下雨,因为他原来住的土墙瓦房屋顶已露了半边天,墙壁裂了几条大缝,存在安全隐患。今年1月,他搬进政府补助资金新建的42平方米的琉璃瓦房,还有5个新邻居做伴,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让何子章受益的就是会龙村创新推出的独居贫困户“联户联建”危房改造模式。

何子章同其他5个60多岁的邻居,都是会龙村独居贫困户,住的都是不同程度的危房。去年7月,会龙村启动对这6个独居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每户只有40平方米的住房指标,政府给3万元改造补助金,危房改造还有1万多元缺口。针对这一情况,周平向打古镇党委政府提出将这6户独居贫困户易地搬迁“联户联建”的建议,得到打古镇党委政府的支持。

于是,在经过认真选址后,会龙村“两委”将6户独居贫困户的住房一起联建于交通便捷的会龙村党群服务中心公路旁,房屋通上水和电,配套完善了院坝,改造无障碍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节能灯。由于6户联建房有5面共壁,减少了用地,每户住房实际面积达到42平方米,且没有让他们再掏一分钱。住进出行方便的“超标”新房,何子章将之称为“幸福院”。

易地扶贫搬迁住进“幸福院”后,6户贫困户距离原来耕种的承包地远了,加之年岁大,不能再靠种粮来养鸡、养猪增收。会龙村驻村工作队与村里的一个茶叶种植大户协商,让他们成为茶叶基地的长年采茶工,收购价格比其他采茶工人高0.5元/公斤,让他们除了有政府给予的低保补助金外,还有几百元务工收入。

“‘联户联建’模式,统一由村‘两委’牵头选址和设计,统一集中建设,既整合了政策资金,又集约了土地资源,也方便老人们出行和集中管护,解决了“独居老人平时无‘伴’说话,伤风感冒无人照应”的社会问题。”打古镇党委书记于疆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江阳区 加快酒业优化升级 建成中国传统白酒文化体验区

■谢敏本报记者梅影2018年,江阳区商务酒业系统紧扣泸州市“项目攻坚创新发展”、江阳区“项目攻坚升位发展”主题,拼搏进取...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