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儿科夜门诊 能否缓解“打拥堂”
2月26日晚,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夜间儿科门诊,排队候诊的患儿和家属很多
3月3日,星期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儿科门诊已经挂了几十个号
3月1日这天下午,泸州市民罗女士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儿子上吐下泻两天了,常去看病的儿科医生已经挂不到号。城区一家大医院的儿科夜间门诊不接受预约挂号,另一家医院的夜间门诊剩下的号源少。是带娃去碰碰运气看夜间门诊,还是挂急诊?
最终,罗女士选择带儿子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儿科夜间门诊排队就诊。医生告诉她,孩子的症状是感冒引起的,吃点药,动态观察即可。
今年1月24日,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城区7家医院开设儿科夜间门诊的消息。开设夜间儿科门诊,旨在缓解儿科门诊和儿科急诊长期拥挤的现状。同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呼吁,理性选择就诊,可以到基层医院就近就诊,避免大型医院排队拥挤。
川江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夜间门诊开诊一个多月来,儿科门诊、儿科急诊依然繁忙,仍有家长表示看病需要提前挂号、排队。◎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现状
看过急诊不放心,又去看儿科夜门诊
傍晚6点过,市民徐群下班后接上刚放学的孩子,直奔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开学,徐群8岁的女儿就感冒咳嗽。几天前晚上9点过,女儿发烧39度,徐群急忙带她去一家医院看急诊。抽血检查后,急诊科医生告诉她,就是感冒,不用太着急,吃抗病毒药物即可。但徐群不放心,又带孩子去看夜间儿科门诊。医生用听诊器检查,没有发现徐群女儿的肺部有啰音,肺部X光片检查也显示正常,徐群这才松了一口气。
“白天上班没有办法,只能下班后带孩子去医院。”徐群说,学校旁边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没有专门的儿科。无论医生还是医疗设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显然都要好一些。
2月26日是杜渊的夜门诊时间。傍晚6点过,市民张先生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前面已经排了不少患者。“其他医生的夜门诊不需要预约挂号,杜医生的病人太多,我们提前预约挂号,这么早来还是要排队。”张先生说,孩子支气管炎咳嗽在其他地方治过不见好,听说杜医生治疗孩子有“一套”,便带孩子来看看,“晚上也有这么多孩子看病,到底什么时候看病才不排队啊?”
记者随即采访了来就诊的部分孩子家长。他们多数表示,白天专家号不好挂,孩子也要上学,晚上看夜门诊,工作学习两不误。也有家长称,孩子下午出现了症状,门诊专家下班,首选夜间门诊。也有家长晚上8点到医院时,夜门诊还有排队的患者,也愿意等。
尴尬
有了夜间门诊,白天患儿依旧众多
目前,泸州市主城区开设夜间门诊的有7家医院。其中,泸州市人民医院、江阳区妇幼保健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接诊时间从下午5点开始,持续到晚上9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龙马潭区人民医院等从晚6点开始接诊。
“我们的夜间门诊设在市府路医院,从下午5点持续到晚上9点。沙茜院区的急诊科也有专门的儿科急诊医生,通宵不停诊。”泸州市人民医院儿科负责人李春艳介绍,夜门诊接诊量多的时候三四十个,少的时候也有一二十个,以平诊的患儿为主。
开设了儿科夜间门诊,部分医院白天的患儿数量仍有很多。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例,2月11日到现在,儿科夜间门诊就诊量达1000多人次。该院儿科主任冉志玲表示,夜间门诊方便了病人和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对白天门诊和急诊拥挤现象有所缓解。不过,上白天门诊的儿科专家仍然忙碌,有的专家号很快被预约一空,加号时有发生。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夜间门诊原则上限号40个,其他患者可以选择到急诊科的儿科就诊。“儿科夜间门诊、急诊科儿科的医生,都是儿科专业医生。”该医院门诊部主任顾琼说,在原来一个急诊科儿科医生的基础上,医院增加了夜间门诊医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疾病高发期就诊拥挤的现象。
调查中,有儿科医生表示,实际就诊中,一些患者只是普通疾病却选择夜间前来医院就诊,也会遇到排队、拥挤等情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儿科资深医生表示,上白天门诊,一个医生要看几十个孩子,量上的变化不太明显。开设夜门诊,增加了医生就诊的频率,但有的医院儿科夜门诊,还需要检验、辅助治疗等相关配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思考
如何破解儿童看病难? 听听专家怎么说
孩子看个病,咋就这么难?最常见的门诊,大医院拥挤已经成了常态,更不要说就诊高峰期住院部一床难求了。
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建伟分析,儿科医生少、流失量大,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儿科医生更是非常少;儿科医疗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家长对孩子病情判断不足,一味送到大医院等诸多因素,最终形成了孩子看病难的现状,这在全国都普遍存在。泸州市开设儿科夜间门诊,是一种探索和尝试。
王建伟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并非一朝一夕。目前,泸州市正在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计划在2020年,市、县级综合医院100%设立独立的儿科,全市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2.5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
按照省上统一要求,泸州市已经开展7批儿科医师转岗培训,20多名基层优秀的临床内科医生,经转岗培训考核合格且符合条件,增加儿科执业范围,并纳入相关专业和儿科专业医师定期考核。对于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泸州市也已进行重新调整,对于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这是对儿科医生工作风险大的认可和政策支持。
同时,推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专科医疗联盟、对口支援、帮扶托管等模式,采取巡回医疗、远程医疗、进修教育、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为基层培养和输送儿科骨干人才,促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技术服务和患者“双下沉”。
相关链接
如何应对
孩子的病急和你的心急
气候变化、季节交替,去医院“报到”的孩子逐渐增多,孩子看病拥挤关注度随之增加。“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努力破解难题,比如政策联动,探索儿科门诊就医报账、基层首诊住院天数的弹性限制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建伟说。
市民纷纷反映儿童就医拥挤、困难,还是集中在大医院为主。一些家长认为,基层医院、就近的医院“看不了”孩子的病、“看不好”孩子的病;一些家长对孩子病情过度焦急紧张,一旦病情有变化就送大医院。对于这些现象,需要逐渐引导。
孩子的病,变化快,这是客观存在的。专家建议,感冒发烧等一些常见疾病,家长应正确认识和判断,学习预判和常规的护理方法,化解内心的焦虑和纠结,并不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感冒症状,家长不用紧张,多给孩子喝水,做物理降温,留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面色。一般三天之内退烧的,就不需要上医院。轻微咳嗽,没有发烧、没有咳喘,可以口服药物在家观察。轻微的腹泻,常常由于消化不良、腹部受凉等原因引起,每天大便不超过4次,不是水样便,可在家口服药物观察,清淡饮食,多喝点水可以慢慢缓解。学会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孩子不爱玩了、不想说话、贪睡甚至眼神出现呆滞等,就应该提高警惕。
如果出现如下症状或突发意外伤害等,就要及时去医院了:各种原因不明的高热超过39.5℃;各种原因不明的昏迷或抽痉;严重吐泻伴脱水症、休克;急性腹痛或慢性腹痛急性发作;大量咯血、便血等;新生儿和早产儿生病;溺水、触电、毒蛇咬伤等;急性损伤,如骨折、烫伤等;急性过敏性疾病等。
新闻推荐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3月24日将在泸州开幕。为切实做好酒博会服务工作,泸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精心组织、合力攻坚,不...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