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的 生动实践

泸州日报 2018-12-17 16:04 大字

弥陀风雪糕。

台湾桑葚。

白马鸡汤。

来龙山新村。

濒临长江的江阳区弥陀镇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独特,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个与南宋抗元名城文化遗址隔江而望的小镇,建镇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码头文化、佛教文化、宋元文化、奇石文化、特色餐饮文化“五大”文化在此相融交汇,形成了弥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只有把文化引领的作用发挥好,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复兴和发展。对于一个镇而言,亦是如此。弥陀镇近年来坚持文化引领,统筹全镇资源和力量,致力于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探索一条文化引领乡镇振兴的路子。

挖掘与打造同步 让厚重历史焕发生机

码头文化、佛教文化、宋元文化、奇石文化、特色餐饮文化“五大”文化在弥陀镇相融交汇,渗透到弥陀的发展中。

弥陀镇在文化兴镇的思路下深度挖掘推介弥陀本土文化,出版了《千年古镇——弥陀》一书,策划制作了30期具有弥陀风格、弥陀元素、弥陀特色的《弥陀故事》,拍摄了《千年古镇·福地弥陀》形象宣传片,举办了“寻找弥陀美景”摄影大赛,征集编写了关于弥陀的原创歌曲。这一批反映弥陀人文魅力和现代活力的文化精品,全方位展示了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弥陀新形象。

弥陀镇还将打造弥陀形象标识,继续做强弥陀文化品牌,提升弥陀文化氛围,厚植文化优势。

保护与利用并重

让独特资源大放光彩

紧临弥陀场镇的水中坝,地势平坦开阔,面积近9000亩,呈“口小、肚大、底平”的独特形态,具有九条龙、公主坟等历史文化传说,是长江流域最具特色的天然河坝。距场镇约1公里的肖溪沟呈“鸭嘴”形,山坳内地势平坦、植物茂盛、冬暖夏凉,有溪瀑依山势顺流而下,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康养胜地。弥陀码头有上千年的历史,曾是川江32个大码头之一,目前是长江流域泸州段客流量最大的客渡码头。

这些独特的自然要素,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为此,弥陀镇提出了滨江古镇、湿地公园、康养基地、观光码头、神臂城遗址“五位一体”场镇整体开发思路。这个思路结合了旅游度假、休闲、美食、养生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了城市生活与魅力乡村的无缝对接、湿地文化与体验农业的完美整合,极具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这个思路旨在通过资源重整和升级改造,将弥陀打造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特色文旅小镇。

扶持与培育共举

让传统手艺后继有人

在弥陀镇的众多文化中,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其中一颗璀璨明珠。众多美食中,弥陀镇的白马鸡汤和风雪糕历经岁月变迁,经久不衰。

弥陀镇辖区内的白马场,位于泸(州)合(江)公路旁,是泸州前往贵州赤水的必经之路。很早以前,当地村民为了有别于一般餐馆,专门买来本地农户喂养的20余只大公鸡,烹制成了独特的鸡汤,并命名为“白马鸡汤”。

“白马鸡汤”一经推出,立即得到往来司机们的追捧。当年只有十几家农户的小场镇,而今已是人口上千、享誉川南的特色名小吃集镇。在这个长不足两公里的集镇上,拥有各类鸡汤馆20多家,许多人驱车前来,只是为了喝一口鸡汤。如今,白马鸡汤已走出弥陀,在川渝滇黔结合部独树一帜。

弥陀张氏祖传风雪糕,已有60多年历史,用优质糯米、鲜板油、上等白糖等精制而成,因片薄如纸、洁白晶莹,形同冰雪凝聚,故名风雪糕。弥陀风雪糕现在绝大部分操作仍然保持着原始手工工艺,生产周期1个月左右,共有30多道工艺。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弥陀风雪糕就被评为泸州市名特产品,如今远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深受顾客欢迎。

弥陀镇近年来高度重视传统手艺的扶持与培育,积极引导传统手艺申请非遗项目,引导非遗传承人开展活态传承和特色经营,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新闻推荐

新欧蓝德升级上市 售15.98万-22.58万元

12月08日,生活理所当“燃”——广汽三菱新欧蓝德上市发布会在泸州捷龙协力广联店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发布会新欧蓝德以15.9...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