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川江岸五里纤道险
泸州长江江岸景色。 肖婷摄
泸州江景。 刘学懿摄
纤道。
纤绳勒漕。
拴船石。
汉墓。
使君岩300丈长。
□陈鑫明 文/图
长江在泸州境内长136公里。在川江这段航道上,有手爬岩纤道,三岩脑纤道,观音背纤道,擦耳岩纤道之险。而位于城南四里处的磐石渡三岩脑,使君岩,木龙岩,小关门,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平远济渡至五渡溪口,长达五里的依岩纤道是最艰险的。
壹
茶盐道台舟过三岩
清乾隆二十四年春(1759年3月),适逢川江桃花水涨时,四川茶盐道台朱于邵,乘官船去永宁茶马司。是夜,船泊泸州城南四里处的磐石渡头(三岩脑至蓝田金鸡渡)过夜。等第二天横渡过江。船中,道台借月光立于船头眺望三岩:木龙岩、使君岩、三岩脑,“岩高陡立与天齐,岩下江流涌涛声。月照岸壁墙影直,如屏如壁有云梯。”当月光照三岩之上时,不禁又心生七言之句:“团团山岩似冰轮,岩口高悬月色新,直待中秋光照影,乍吞乍吐白如银。”
朱于邵,二十六岁中举,三十岁中进士,可谓乾隆初青年才俊。皇上任命他为四川茶盐道台,管云贵川三省茶马、茶盐、茶粮税赋。这是他第一次乘舟出行贵州永宁茶盐厅署。故而一夜在舟中未眠,盼天明解缆行舟。五更过后,磐石渡头已聚纤夫百余人,纤头与船家议定价之后,只听号子王一声:“扯起,扯起!”纤夫依次把纤搭板挂在纤绳上,齐声:“哦得着,哦得着!”载重二三百吨的中元棒大木船开头了,溯江而上。纤夫们在三岩半腰凿的纤道上,一个紧跟一个,一步紧跟一步,手抠住岩壁上的手爬窝,艰难地往前奔走,纤道上留下汗水和脚印……此时此刻,朱于邵被古纤道纤夫们那苍凉的呐喊之声震惊了。记录下《三岩纤道》:
泸南有数险,木龙使君岩。行舟苦曲屈,水声拍江岸。
夜泊磐石渡,纤夫犹呐喊。野渡横阻道,人力牵官船。
依岩纡复长,负纤石梯前。绿藤卧崖壁,号子应两岸。
月落乌啼静,天明呼渡船。三岩悬崖绝,观音世济川。
待到午后,船至小关门下,上水船泊岸生火做饭。朱于邵心中难以平静,把三岩纤道之险又录于诗行中:
泸州三岩险,木龙使君岩。石壁立斗艳,垂缆挂前川。
行者虑缒断,扪壁空惊讶。伫望一江水,濯此千尺岩。
舟船不得上,水佛生空花。遙见疏鉴时,神禹相咨嗟!
贰
历代名人题咏三岩
《清乾隆直隶泸州志》载,城南木龙岩,名胜志云:“在城南,有古榕树盘结夭矫。宋黄山谷为榜题。”
“使君岩,在城南四里,宋州守王献可游赏处,俗名三岩脑。”宋陆游《使君岩》诗并序:“泸州使君岩在城南四里,深三丈,有泉出其上,音中律吕。木龙岩亦相距里许。黄太史所常游憩也”。
史载大诗人陆游在1178年4月使君岩诗并序文中,传达了三条信息:木龙岩距使君岩“里许”。而不是《名胜志》中称:“在州城西宝山之趾。”信息二是使君岩是名胜处,为太史黄山谷,州守王献可常游览处。信息三,胜迹处,有岩穴深三丈,有泉出其上,泉滴音乐美妙如律吕,故而吸引历代名人雅士慕名而来。
陆游《使君岩》诗云:
云间刁斗过边州,沙际邱亭舣客舟。
涨水方忧三峡险,短筇犹作两岩游。
蛟龙矫矫挐云起,琴筑冷冷绕榻流。
未死人生谁料得,会来携客试茶瓯。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渔洋山人王士祯,自京师入蜀视学,放舟东下,路经泸州,系舟使君岩下。舟子告诉他,木龙岩、使君岩乃历代名士常游处,南朝泸州刺史陆弼、宋山谷、王献可、唐庚、陆游常游于此。多题刻勒石与诗名传世。于是,王士桢揽胜于岩,有《使君岩》诗为纪:
忆昨登凌云,江边踏乱石。兴剧罢鞍马,逍遥散轻策。
径危草露多,处处见虎迹。东林雨新霁,初日射青壁。
待到清光绪年间,举人高尚站在城南三岩脑上,俯看川江东去,耳边传来三岩脑渡口舟人争渡呼唤之声。此刻,红日初升,江水微澜,乌篷点点,若隐若现,平淡悠闲,风景如画。远眺蓝田坝上,滩平沙远,龙眼林中缓缓升起一丝炊烟。木龙岩、使君岩江畔泊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三岩杂咏:
东岩方日出,呼唤三岩脑。江澜水不波,几点乌篷小。
平沙蓝田坝,林间炊烟淡。击鼓官舫停,牵缆贾多船。
三岩脑纤道
纤夫号称“鬼门关”
三岩脑古纤道石壁,直上万仞,上临大江流水,与岸边有百尺,惟闻水声,人不可到,岩上纤道,横阁一步,斜亘三百丈,半岩架空,奇为艰险。岩壁有汉墓,岩穴清泉欲滴,天壁呈现波涌浪痕,蔚为壮观,故为宋代城南胜迹。
“使君岩”
因泸州刺史陆弼得名
从三岩脑原潘寅九公馆处(今长江大桥北桥头),有石梯依岩直下长江边。这条为纤夫、泊舟船家上下幺店子的石梯小路约10米处左侧,发现一尊摩崖石刻水月观音造像,观音像坐北朝南,身高约1.6米,绶带宽1.4米,面向大江。身着广袖天衣,袒胸,有披巾,项饰,璎珞,臂钏,腰束贴身锦裙。右手执佛珠一串,左手自然下垂,手掌落于莲台之上,与右足在一条线上。右足跪姿,赤足,罗裙线条粗犷。头顶祥云,头后有佛光。头戴香宝冠,高髻,慈祥,俊秀,典雅,飘逸。衣饰、罗裙、绶带、披巾和胸前璎珞着彩,金像依稀可辨。观音面部被毁,十分可惜。
观音造像左石壁上两行竖刻文字:“皇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众难感应二月十九立。”右侧有善财童子线条刻像,高约1.2米。右侧窟边有古代拴(套)船石柱,柱高1.5米,四方约1.2尺×4,石腰有深凹勒石印记。岩上拴船石,曾在洞宾岩发现一处,今在三岩脑纤道中又发现一处,为研究古代磐石渡口泊船,依次抛河横渡大江提供了佐证。
泸南三岩脑使君岩早在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时就有了。陆弼为泸州刺史,死后葬于石岩,此岩号“使君岩”之名就一直传下来。
《永乐大典》2217卷“坊巷街道”载:“又南自来远门(南门)而出,以达酒务街为修德坊,内街二巷三。由修德坊以达史君岩。为史君坊。史君坊,坊尾有岩穴。(南朝)梁·天监年间泸州刺史陆弼常徜徉于此。后人因史君名其岩。后以名其坊。今史君之庙在是。”
后有宋绍圣四年(1097)黄山谷与州守王献可交好,二人常游览使君岩,黄山谷还为木龙岩题名于岩壁之上。淳熙五年(1178)四月,陆游奉诏回京(临安),浮江东下,路过泸州,写有“泸州使君岩诗”为纪。嘉定十四年(1221)知州曹叔远编纂《江阳谱》,将木龙岩、使君岩、(三岩脑)胜迹录于谱中。
纤绳勒岩
千年印迹成史
笔者曾访手爬岩纤道,观音背纤道,大渡口擦耳岩纤道。在古纤道上寻觅纤夫们在石岩上勒出的纤绳历史。没想到,在三岩脑古纤道的使君岩下发现了五六条深达0.5尺至1.2尺,宽约1尺、8寸、6寸的纤绳勒出的印迹,保存完好。可见,在长达千百年间,这里曾是一条多么热闹繁忙的商旅之路。
使君岩长约600米,岩高60米,犹如石墙直立。岩缝中多石眼,石缝而有绿藤垂岩壁,有两汉时岩墓,故为水鸟山雀之巢。若从脚往上看,不见顶,从左右看,石壁上的江流印迹,记载了历年涨水高度线,是长江水位的文献。岩半处有巨石凸出,故拉上水船纤绳必从凸石处勒石而过,天长地久,千百年间的勒石痕迹留在石上。
据94岁老船工吴海清、苟树云、刘炳生回忆,船过使君岩,纤夫先拜岩头观音菩萨,祈求保佑,平安过岩。当纤绳勒于石上时,纤夫们手爬纤道,脚蹬岩壁石梯,鼓足平生力气,背上纤绳,在岩半石崖鸟道上佧、爬行。而纤头却与船上驾长呼叫:用豪竿、抓钩把勒于石上的纤绳拉开。若不即时拉开,纤夫稍有松劲,就会船毁人亡。所以纤夫称三岩脑下的使君岩为“死君岩”、“鬼门关”,有《泸州川江号子·纤夫竹枝词纪》:
使君岩下鬼门关,惊涛拍浪水打船。
纤夫岩上拼老命,纤绳勒石步艰难。
岸上急呼朝前奔,船头用力引纤弹。
一鼓作气勒石过,百步就到木龙岩。
纤道上的抗战记忆
1938年10月,川滇公路全线贯通后,国际援华物资从缅甸仰光运至腊戌,转为车运达泸州蓝田码头(兵站)。是年交通部西南公路运输管理局川滇东段成立桥渡工程处,奉命打造木质人工汽车渡船。蓝田汽车渡船由福泰造船厂丁福泰承包建造12艘,由于工期短,任务重,要求高,丁福泰诚邀长航帮(川江木船大河帮)加盟装运造汽车渡船的原材料。
长航帮管事刘五爷在堂口调派20只中元棒柏木船,下重庆军政部兵工署物资局装运造车船渡的材料。下水到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天,载货上水回泸州,全靠纤夫拉船要一周的时间。船到三岩脑,依次上行至小关门处抛河,横渡到蓝田金鸡渡货物启载,人工运往蓝田后街陈湘碗厂内工棚打造车渡船。
从三岩脑到小关门抛河点,必经使君岩、木龙岩。纤夫们白天拉船上行过滩,晚上挑灯夜战上纤道,水岸边设有船工、水手,在岩下勒石处,专门为纤绳挑出漕口,拉船过滩。把打造车渡船的物资运到蓝田。
1939年9月至1941年,日本飞机轰炸泸州。重点炸毁川滇公路交通线。蓝田打造过江车渡船工地也成日机轰炸的重点。为保障过江车渡船的建造,长航帮的中元棒船在三岩脑渡口大树下躲日机袭击,一旦日机走后,船工、纤夫们又拉船横渡。1941年12月,蓝田车渡船正式投入运行。军政部兵工署负责监造车渡船的长官吕式椿在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报告中表彰:“泸州长航堂口鼎力协助,三岩脑纤帮为车渡运行功不可没。”
蓝田至三道桥车渡码头成为川滇公路东段上最重要的车渡口岸,而载入大抗战交通史册。泸州城南三岩脑至金鸡渡口和蓝田至三道桥车渡,直到1982年10月泸州长江大桥通车后,横渡与车渡才退出历史舞台。
新闻推荐
◎李凤今年,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切实强化干部队伍的责任担当,围绕重点工作,落实“123督办制度”。...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