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江阳区实施全域安全供水 34万江阳农村群众喝上安全自来水

川江都市报 2018-10-26 17:15 大字

甘泉来,村民笑供水管道施工现场分水岭镇青锋村供水加压站新修建的茜草水厂

打开水龙头,清泉哗哗流,做饭、喂猪、洗澡不再愁!”10月24日,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普潮村村民孙华云一脸笑容,“以前,喝的是混浊的井水,有时还得靠天落雨才有。”如今,她家新添置了全自动洗衣机、淋浴器,“现在的自来水压力大、水质好,和城里人用水一个样。”

这一变化,得益于江阳区从2015年底开始实施的“全域安全供水”项目。该项目通过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彻底解决江阳区34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困难的问题。

◎ 张红 王承伟(刘学懿供图)

走基层听民声

攻坚30万人饮水困难问题

把目光聚焦到3年前。

2015年下半年,江阳区开展“走基层、听民声、化民忧、解民难”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全区在道路、教育、饮水、用电等事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现实问题。

“我们用的水经常出现黄泡泡,洗澡后身上要痒……”

“一到煮饭的时候就放不出来水……”

“我们村很多人都是望天水,遇到天干,吃水就很恼火,要到处去找水……”

村民们一句句平实的话语,道出了用水的困难。

位于通滩镇宜定场郊的宜定供水站,水源地部分水域承包给私人养鱼养鸭,水质源头被污染严重,加之水站的治水工艺不先进、生产管理不规范、水库蓄水量小等因素,导致这一片区的自来水经常出现浑浊和有异味。

“一到用水高峰期宜定就会停水,短则半天,长则两三天。”通滩镇中心场党总支部书记隆兴明说,宜定虽然有自来水,但由于管网锈蚀老化,水量小且水质浑浊,尤其是管网末端区域,放出来的水时常有异味和漂浮物,用水问题时常引发信访投诉。

据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江阳区仅有18.4万人安装使用了农村自来水,入户覆盖率60%,仍有18.14万人饮用井水、田间水、堰塘水。安装有自来水的地区,也存在供水不足、水质差等诸多问题。

“全区农村供水不卫生、不平衡的状况涉及30多万人。”江阳区水务局负责人说。

“让农村群众‘吃得上水、吃得好水、吃得起水’。”面对村民用水难,江阳区委、区政府在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的基础上,于2015年12月召开全区全域安全供水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宣布用两年多时间,实现农村自来水工程100%覆盖,入户率达到90%以上,让全区34万农村居民饮用上与城市“同质量、同管理、同服务”的自来水。

政企合作

国企筹资4亿元建设运营

据测算,实施全域安全供水需要建设资金3亿多元。

这项民生工程的建设资金、实施主体、经营主体,成了项目谋划之初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江阳区创新方法,积极引入国有上市企业兴泸水务集团,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搭建“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的合作框架,区政府提出标准和要求,将整个市场和原有小水厂资产经营权交给水务集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实施。

江阳区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组长,21个区级部门和15个镇街“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高位推进项目建设,并由区领导牵头制定项目推进任务,统筹项目整体推进,形成领导组统筹各方、部门各司其职、镇街组织发动、集团建设运营的联动格局。

2016年2月25日,江阳区政府与兴泸水务集团签署安全供水战略合作协议,江阳区全域安全供水项目建设拉开了帷幕。2016年7月,城西供水干管正式开工建设。

水务集团充分发挥老牌供水国企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筹资4.4亿元,调动公司全员力量,带领8个施工单位,聚力攻坚,科学统筹规划,优化施工组织,做到滚动推进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控制性工程优先实施,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拉动项目建设。

领导组迅速制定《全域安全供水入户安装规定》,对流程、费用、水价、范围、用户义务等事项进行了明确,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全程引领项目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信息统一,全域均衡推动项目建设。

“情系万民安全水,担当换得幸福泉。”在10月24日举行的江阳区全域安全供水总结会上,江阳区为兴泸水务集团送上了一面鲜红的锦旗。

耗时两年

4000公里管道通水入户90%以上

“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每月召开领导组联席会,专题研究、重点督办、严格考核。”全域安全供水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旭光回顾项目实施“挂图作战”的情景时说。

项目实施过程中,江阳区共召开村民动员会149次,踏勘供水管线4000公里,参与协调处理8万人(次),确保群众明白政策,支持、参与项目建设,配合用地丈量,青苗附着物清点,开挖入户管沟,发动5.3万户新发展用水户,负责表后2000多公里管沟开挖回填,累计约18万农村居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

全局谋划、全区联动、全线推进、全民参与,全域安全供水项目一路高歌猛进。

截至目前,全区新建输水干管100公里,新建配水及入户管网4000多公里,新建加压站12座,新建高位水池2座,改建供水站3处,新建临时加压站2座,供水规模达4.5万立方米/天;所有供水站纳入水务集团管理系统,农村自来水的水质全面合格,全区农村居民均用上了与城里一样的自来水,全区集供水、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安全供水系统形成。

项目建成后,新发展用水户3.5万户,改善用水户5.3万户,实现了供水管网100%覆盖,已通水区域入户率达到90%。

“现在喝水很方面,随便用,水清亮得很……”丹林镇梨花村66岁的孙明会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全域安全供水项目从一张规划图、效果图变成了一张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图。

两年来,全区农村群众亲身经历了从无水到有水、从浑水到清水、从挑水到自来水的历史性变化,让农村群众饮用上与城市一样的自来水的美好愿景如期实现。

新闻推荐

老师傅专业剃头40年 这个路边摊理发要排队

周师傅正在路边帮顾客理发很多顾客守着摊点边看理发、边聊天◎川江都市报记者曾刚杨理摄影报道在泸州市江阳区酒城华府小...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