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养老…… 养老成为“多选题”
泸州市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温馨服务。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采取24小时值班制,照顾老年人衣食住行。
■本报记者 肖婷 实习记者 杜玉青
10月15日,市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们聚在一起,用唱歌、过集体生日等形式,庆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给晚年生活增添一份乐趣。
说起晚年生活,不少老年人选择跟儿女生活在一起。然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如今,机构养老、社会养老等养老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老人养老的新观念
主动走进福利院体验生活
据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工作人员介绍,现今的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和经济能力的影响,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大部分老人认为和儿女一起生活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仍有一部分老人希望晚年生活自己过。
上周,在市社会福利院养老的肖守荣接待了老朋友唐明珍。唐明珍这次是来参观的,在这之前就有了住进福利院养老的打算。听了肖守荣介绍护工的悉心照料、丰富的娱乐活动后,唐明珍更加坚定了住进来养老的决心。唐明珍笑称,自己的思想比同年代的好多人都要开放。“大多数人都觉得老了要和儿女住在一起,我认为老人应该有老人自己的生活方式。”
与唐明珍一样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年啓珍,她也是主动要求进福利院养老的。一年时间下来,原本反对的儿女也想通了,赞同母亲的观点,说母亲的做法为他们今后如何养老带了头。
养老院的困境
因为缺少护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据市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泸州市有60周岁以上的老人100.376万,占全市人口的19.6%。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疗条件、生育环境的改善,使得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体量增大。随着家庭结构和老人观念的变化,想住进社会福利院养老的老人越来越多。
市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科科长叶绪告诉记者,如今前来咨询的老人每日都有不少。福利院入住的人中,除了“五保户”老人外,还有100多个社会养老人员。
目前,养老市场越来越热,社会上的养老院也越来越多,泸州市共有204家养老院(其中公办养老院140家、民办养老院64家),但仍然无法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
叶绪告诉记者,养老市场存在缺口的原因,主要是护工缺乏所致。以市社会福利院为例,院内只有30余名护工,一个护工需要同时照顾好几个老人。
为何不多招聘护工呢?叶绪说,目前护工太难招,既使招来了也不容易留住,所以导致床位与护工不匹配,即便有空余床位,也会因没有护工护理而不敢让老人入住。
记者了解到,在市社会福利院进门处,常年放着一块招聘护工的广告牌,却鲜有人问津。在两周前,一名刚招进的护工因受不了一些脾气暴躁老人骂而辞职了。招不到、留不住护工,是现在大部分养老院都存在的问题。
为了留住现有的护理人员,市社会福利院想了不少办法。在护工科,有专门的护工减压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为护工们减压;尽可能地为护工提供保障,以此留住、吸引更多护工。
养老市场的多样化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不失为好去处
叶绪认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怎样度过,他们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不管福利院养老,还是居家养老,最重要的就是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
年啓珍在进养老院之初,儿女万般劝说,希望老人留在家里生活,家里完全有条件照顾好她。可年啓珍告诉儿女,只要他们了解了养老院的集体生活,就会明白自己选择进养老院的原因。
“我一天剪纸绣花、一天唱歌、一天看电影,三天打牌,每周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实呢。”年啓珍说。除了这些活动,她还喜欢在院子里散步,和以前小区的老朋友聊聊老年生活。老人偶尔会玩玩手机游戏,“消消乐”已经能玩到第97关。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会福利院并不是老人养老的唯一去处。为了让更多居家养老的老人享受到养老服务,泸州市很多社区设置了养老设施,建立了37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目的是给老人们提供日托服务,让他们走出家门,聚集在一起交流谈心、一起活动。“希望将日间照料中心最大化地使用起来,让独居家中的老人感受到邻里的热情与温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瑞莉)昨(15)日,泸州老窖博物馆和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举行了文化共建签约仪式。共建双方将以“文化营销、合作共赢...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