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区教育连续“三年攻坚”,共投入资金17.5亿元新(改)建城乡校园89所、新增学位4.6万余个 城市学生有的,农村学生同样享有

泸州日报 2018-10-08 10:02 大字

■蔡有

实施全域教育均衡,让城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是江阳区的庄严承诺,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美丽新江阳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江阳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条件,交出一份群众满意的教育答卷。

实施全域工程

城乡教育更加均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江阳区在教育发展中明确提出“三个优先”,即学校规划建设优先、教育投入优先和教师编制优先。

9月新学期,分水岭镇楼子山村小建成投用,学生们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教室,从此结束了借用村办公阵地作教室的窘境。这只是江阳区大力实施全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下重锤擂鼓,投真金白银”。江阳区在管理上不断创新,由原来的区政府顶层统一管理转变为“以区为主,区镇街共建共管”的教育层级管理模式,强化了基层党委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领导和支持力度,让教育资金投入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茜草、况场、黄舣等镇街,江阳区将最好的地段划为学校用地,并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学校建设;在江北、方山、丹林等一些远郊镇,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了一批中心学校、幼儿园、村小的新建和改(扩)建。

为缓解城区学位紧张问题,江阳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高规格进行名校扩充,城西、城南、江南等教育组团应运而生。

在城西,泸师附小城西学校、新马路幼儿园城西分园等一批公办名校相继建成投用,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在江南,长江中小学校等一批高品质学校不仅建得漂亮,设施也十分完善。“新恒基·翡翠城”教育组团、江南科技产业园教育组团、康健城教育组团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阶段。

为进一步发挥泸州七中品牌优势,江阳区在城西划拨土地80亩,投入资金1.3亿多元建设城西校区。去年9月,新校园里传出了学生们的琅琅读书声。

目前,全区城乡学校均实现了校校有新教学楼和综合楼、有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

打造名师工程

教师力量更加增强

“把教师当作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今年秋期开学前,江阳区组织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189名新入职教师举行“廉洁从教”集体宣誓。

要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教育高地”,江阳区着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配备的基本均衡。

近年来,江阳区先后出台了《名师名校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一般教师—骨干教师—高层次教育人才—高水平教育管理人才”的“金字塔型”教师梯队,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以前培训不多,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现在培训方式和内容有了很大创新。年轻教师、青年教师有了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老师们不想进步都难。”以“画语文”著称、参加全国赛课获得特等奖的刘列平老师说。

除常规师培外,江阳区还与省教科院开展园地合作,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每年设立300万元的专项培训资金,培养了240余名“星级校园长”、200余名“领航班主任”和“领航教师”,形成了近1000人的省、市、区骨干教师队伍,全区师资力量走在了全市前列。

其中,“星级校(园)长”培养工程采用高校学习、名校蹲点后返岗实践、专家到校指导等方式,帮助学员成为专业型、学术型、研究型的校(园)长,引领学校沿着“合格—特色—品牌”的路线发展。“参加培训后,我们的办学视野更开阔了。”首批参培的泸师附小校长李维兵认为,在学校管理和建设上将大有可为。

此外,江阳区还借力“国培计划”,大力开展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培训工程、区域性专项培训本土化课程化建设工程,助推一批教师成长成才。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从泸州路过

普照山下的古纯州2011年的古纯村去过一些城市,也见过一些自以为极致的风景,但从未设身处地感受过泸州。这座城市,有它不可复...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