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学习轻实践 沟通能力变弱 这样的课堂破解 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动手实践,“阳光大课间”活动融入校园生活
学生们在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人防体验馆学习。学生们在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学习防灾救灾综合知识。学生们在江阳区安全体验中心体验学习安全知识。
今年高考,罗兴顺利考入西南民族大学。入学报到时,他却有些不知所措,在报到处询问报名流程时一头雾水,不清楚具体怎么办理。罗兴的妈妈感叹,孩子平时在学校表现优秀,怎么沟通能力这么差?
罗兴沟通能力的欠缺,让人想起某些更为“夸张”的事件:重点中学毕业,成绩优异,不会叠被子晾衣服;被保送的优秀学生,生活如一团乱麻,不会与人沟通,为人处世很差……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心只为提高学习成绩,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虽然学习取得了高分,生活能力却得分很低,这种现象被大家称作“高分低能”。
A
在父母眼中,罗兴是比较自觉的孩子,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成绩处于中等偏上位置,从中学就开始住校。因为工作繁忙,父母更多是通过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罗兴父母认为,孩子很听话,在学校不会“惹事”,平时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叮嘱孩子要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周末回家,罗兴妈妈对他百般照料,想到孩子在校学习紧张,几乎不让他做家务活,也很少问及孩子和同学的相处情况。罗兴回家喜欢玩电脑或看书,很少外出活动。
正因为这样,罗兴似乎和外界有些“脱轨”,人多的场合,个子高高的他却表现出腼腆的样子,不愿意和人有过多交流。长期校园生活,父母没办法监管到他的方方面面,对他的人际交往情况不甚了解。这次报名的情形,让罗兴父母大吃一惊,父母认为极为简单的沟通,却成了罗兴的难题。罗兴父母反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了对孩子沟通能力的培养。
校园生活,让罗兴固定在一个比较小的圈子里,日常除了在校学习就是在家休息,沟通交流能力慢慢减弱。教育专家认为,学生们在校埋头学习,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长此以往,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某些实践机会,尽管考试能拿到高分,但生活的一些简单问题也会成为他们的困扰。
理论实践结合 体验中运用知识
B
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时不失去生活实践机会,各地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在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们拥有一个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机会:运用物理知识巧解鲁班锁、运用数学知识与同学一起进行“数棋”竞赛、运用生物知识助力耕种农作物。
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培训部副主任彭传彬告诉记者,实践基地的课程大多是“体验+分享”式,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然后在老师指导下总结经验。课程结束后,小组成员分享学习心得。与校内文化课程相比,这样的课堂比较活跃,一堂课接近3个小时,学生们丝毫不觉得漫长难熬,反倒觉得时间不够用。
彭传彬认为,学生们在实践中,要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为生活实践服务。实践基地的课程,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来设计,涉及学生生活、今后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家长们也了解了孩子不同的一面。去年,王艳看到孩子班主任发在微信群里的视频,视频里孩子正在包水饺,动作生疏但神情却异常专注。这让她感到惊喜,儿子在家从不做家务活,这会儿竟然在课堂上学会了包饺子。“不一定在教室里才叫学习,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习,这样的学习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孩子参加这样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对他来说是一段珍贵的体验。”王艳说。
开展素质教育 从实践中来
C
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主任刘春涛表示,应试教育让不少学生只专注于课本知识,学会了如何解数学难题,背诵无数古诗美词,可一旦回归生活,他们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或是不会做家务活,或是与人沟通困难。教育只有将行为和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们做到全面发展。
刘春涛说,2002年新课改,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为了使学生们享受优质课程资源,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应运而生,综合实践课程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载体,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希望以此改变“高分低能”现象。
与此同时,泸州市各学校也在探索如何将更多的实践活动融入到校园中。近年来,泸州市各学校纷纷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10时左右,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学生们聚集到学校操场“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阳光大课间”活动受到师生的欢迎,学习之余,他们有了更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我们的课程都来源于生活,学生们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有无数的实践机会,只要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就会有所收获。”刘春涛说。
新闻推荐
图据网络近来,泸州多雨,虽然雨水季节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对于购房者来说,雨天去看房却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连续...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