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一半以上来自“民间” 泸州靠什么打动企业家的心?
■本报记者罗森波
9月12日,一组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至8月,全市完成民间投资634.7亿元,总量居四川省第二位;民间投资占泸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7%。
在各地基建投资一支独大的普遍背景下,泸州民间投资蓬勃发展,这是为什么?
不久前,记者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寻找到了答案。“公司注册当天,从提交资料到拿证只花了1小时。”中铁建业融资租赁泸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缪晓露表示,选择投资川南临港片区,她的心是因其优质服务而动。
以前开办企业时,完成营业执照、印章刻制、办税登记、银行开户等系列手续,需准备24种材料、跑多个主管部门,用时5个工作日,但川南临港片区仍觉得5个工作日“太长了”,今年创新推出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把企业开办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分类别、分层级梳理为1小时、3小时、6小时办结“三张清单”,同时建立企业开办“一窗受理”系统,实行“倒计时”服务。现在,只需提交14种材料,最短1小时、最长18小时,一家公司就有“身份证”了。截至目前,包括中铁建业融资租赁泸州有限公司在内,川南临港片区已有1970余家企业通过该模式完成注册登记。
“提供优质服务只是泸州吸引民间投资的方法之一。”市委书记蒋辅义说。他认为,民间投资、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是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泸州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的潜力和希望所在。泸州把营商环境视为“水”,把民间投资看作“鱼”。放水,才能养鱼;水好,鱼才长得肥。在深入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中,泸州把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间投资,摆在17个重点课题之首,核心内容就是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优良环境,形成“我负责雨露阳光,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民间投资良好氛围。
泸州不断为民间投资“派发”政策“红包”。今年,泸州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民间投资的意见》,鼓励民间资本拓展投资范围: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类项目特许经营,参与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和道路照明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和养护,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科研、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在泸州,只要符合相关规划,民间资本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旅游、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健康养老、“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可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
泸州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我们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全力推动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一件事\’联办改革,形成了‘一次办、一窗办、一网办\’的工作格局,促使投资项目从前期到开工全流程办理时限从原来的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96个工作日。”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泸州市还在投资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消防许可等6类审批许可、16项具体业务方面开展“承诺在前、要件在后,责任明确、惩戒失信”承诺制试点。1至8月,泸州市核准、备案立项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1054个、总投资2447.3亿元。
泸州市极力营造聚商活商的市场环境,安商护商的法治与社会环境,以及担当实干的干事环境,使投资者放心投资、舒心生活、安心发展。泸州市把机场和高铁建设视作“十万火急”的事情,绝不让企业家的宝贵时间被耽搁在路途上。目前,泸州云龙机场已经通航,一个川渝滇黔结合部航空运输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性航空枢纽在加速形成。
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泸州正成为投资热土和创业高地。1至8月,泸州新履约市外国内项目298个,投资总额1354亿元;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997.3亿元,同比增长16.2%。
新闻推荐
◎川江都市报记者曾刚本报讯日前,中国教育电视台《最强小孩》栏目川南地区站媒体见面会在泸州万达广场举行,并将“最强小孩...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