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建筑业加速创新发展
一幢幢楼宇拔地而起,泸州市建筑业发展迅速。 本报记者 李家平 摄
■刘曾岭 本报记者 李家平
近年来,泸州市建筑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建筑施工企业1290家,其中有特级资质2家、一级资质70家、二级资质477家;有国家级建筑劳务输出基地1个、省级建筑劳务输出基地2个。
借着去年首次突破建筑业总产值千亿元大关的势头,泸州市建筑业创新发展,从“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加速迈进。
搭建平台加强合作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建筑企业座谈会,推动本地企业与央企、国企、知名民企加强合作,全力推动建筑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并召开全市建筑业企业家座谈会,与企业家沟通了思想,使其提高了认识,融洽了关系。
建立装配式生产基地
泸州市建立了装配式生产基地。泸州市兴泸远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泸州首家建筑装配式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建筑工业化产品、市政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新型材料、住宅部品部件,以及钢结构的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和海绵城市铺装等。工厂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2017年10月试生产。目前已建成的PC项目占地115亩,总投资约3亿元,按“5+1”条生产线进行厂房建设,一期工程按“5+1”条生产线进行设备安装。新建厂房约4.5万平方米,办公用房及配套用房约7000平方米。企业年生产装配式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值3亿元,可实现税收1800万元/年,可解决200人就业。产品可以覆盖泸州城区及各区县,并且可以实现对四川省宜宾、内江、自贡及贵州省赤水市等周边城市装配式建筑市场的辐射。
培育装配式建筑市场
当前,泸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截至目前,泸州市已实施完成江阳公园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和西部绿色智能住宅产业园3000平方米办公楼项目。拟实施的政府投资项目,有空港孵化中心、泸职院二期、海吉星综合楼、励志广场停车场、纳溪河西停车场、泸州市血站迁建项目等7个,共计13.4万平方米。
在商业开发项目方面,从去年12月至今,泸州市有16块土地在拍卖时提出了采取装配式建筑的规划设计条件,总建筑面积为9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有一宗土地完成初步设计审查,面积为7万平方米。
强化人才培育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全面实施建筑产业工人免费培训,根据企业实际用工需求,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选派优秀教师团队到省外、市外,对建筑业管理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实施培训,并开通运行“泸州市建筑类网上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管理平台”,通过网络远程培训对建筑从业人员实施免费继续教育。
为鼓励企业积极引进人才,泸州市对从市外转入泸州市注册的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结构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给予引进企业2万元/人的奖励。
推行农民工实名管理
市住建局建立了建筑工地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将用工实名制管理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信息列入开工审查必要条件,与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对接开发用工实名制管理系统,强力推行建筑领域实名制管理工作。
目前,全市有40余个项目安装了该系统。今年10月前,所有新开工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将全部实现用工实名制管理。到2019年初,所有在建项目将全面实现用工实名制管理。
无人机助力工地监管
为更加有效地实行施工现场监管,市建管局加强科技创新,购置无人机设备,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高空拍摄,特别是对违规行为现场取证更加便捷、全面、客观。对19个扬尘治理不到位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并将巡查拍摄情况进行通报。
为企业和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泸州市专门组建了法律援助团队,每月组织一次法律沙龙,免费向建筑企业和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帮助解决工资拖欠、工伤事故、劳资纠纷等问题。
此外,泸州市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民工工资与工程款分账管理系统和民工工资实名制,大力推行总包企业直接(或委托)发放农民工工资,切实解决建筑施工领域工资拖欠问题。
新闻推荐
根据《中共泸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市统计局及下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泸编发{2017}106号文)要求,撤销泸...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