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脉渊源 让历史更灿烂 市博物馆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侧记

泸州日报 2018-08-23 10:25 大字

■洪叶 本报记者 梅影 摄影报道

7月24日,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在京召开,全国49家单位获表彰,四川省仅2家,泸州市博物馆荣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全国文物系统的最高荣誉,也是市博物馆获得众多荣誉中的一项。近年来,市博物馆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创新陈列展览模式

“让文物活起来”

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免费开放博物馆、全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平台示范点、省级爱教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省三八红旗集体、泸州市精神文明示范窗口。近五年来,市博物馆努力提升展陈条件,于2017年底完成展览馆整体提档升级工作,华丽蜕变,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评在全省名列前茅;积极举办和引进各类精品展陈,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2013年,在广东省成功举办“君住长江头——泸州蒋兆和艺术馆馆藏精品展”;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泸州展》入选首个全国博物馆展览季;2016年,推出四川省画院中国书画双年展、王跃奎中国画作品展、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泸州市书画名家邀请展、余安中先生师生书法展等;2017年,策划推出“酒香花韵——四川宋文化珍品特展”,让群众感受到四川宋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2年,泸州市流动博物馆正式成立,这是全省市州中首家流动博物馆。泸州市流动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创新经验打造亮点,走进三区四县展览,截至目前共为基层群众展览近100场,足迹遍及边远山区、革命老区、部队、学校、社区等,凸显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受到广大市民欢迎。

市博物馆还积极与社会联动,开展志愿服务和“小小讲解员”活动。如今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一项特色工作,在册志愿者有1000余人,7岁至12岁的小志愿者有65人,年均服务观众逾万人次,成为博物馆社教活动的一张亮丽名片。

夯实文物保护基础

“让历史和文物说话”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普查工作中,市博物馆主动作为,除完成本馆普查工作外,还牵头组织全市开展普查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摸清了家底。因此,市博物馆被授予四川省“一普”先进集体称号,一名职工获得全国“三普”先进工作者称号,多名职工获得全省“三普”先进工作者称号,一名职工获得全国“一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去年,市博物馆全面完成中心馆区改展工程后,以全新形象开馆试运行,同时启动朱家山东华诗社旧址维修工作,全面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塔维修,石刻艺术博物馆千佛崖及锦凝台、观音阁维修项目,石刻艺术博物馆电梯项目已完成电梯的安装工作,加强流动博物馆环境改造项目,加强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完成况场粮站的收购交接工作,为朱德旧居打造打下坚实基础。

市博物馆致力于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意品牌,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及周边产品的研发,2015年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立了“泸州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基地”,并成功举办首届“意传·宋纹饰的演绎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一系列产品先后参加2016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和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得到文化部产业司领导好评。

打造特色教育基地

“让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2016年是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省级爱教基地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完成布展,利用民居建筑场景复原朱德在泸剿匪、工作、学习、生活等场景,让广大市民更加全面地认识伟人朱德。

近年来,市博物馆在打造蒋兆和名人文化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蒋兆和艺术馆馆藏精品广州展、蒋兆和故居维修打造、纪念蒋兆和诞辰110周年艺术专题讲座、话剧《蒋兆和》的创作和公演,在北京举办纪念蒋兆和展出活动等。其中大型史诗话剧《蒋兆和》在北京新清华学堂、国家大剧院、成都、重庆、泸州等地进行公演,已成为宣传泸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目前,市博物馆已与中央美院、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等合作,成为这些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浅析朱德1916-1926年间革命与自我的探寻之路》等10余篇论文正式结集出版,50余项课题成功结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步入新时代,市博物馆干部职工将不忘初心,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积极推动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新闻推荐

泸州人的江水情

市民用手机记录涨水。涨水了,市民不约而同地来到江边看水。长江涨水,江水漫过滨江路步行道。水涨船高,长江上的景观船和城市...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