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守好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7-16 08:09 大字

泸州市作为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四川出水断面流量约80%在泸州,长江泸州段全长136公里,占长江四川段224公里的61%。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泸州肩负生态保护的重任。

自去年初河长制工作在四川省全面启动以来,泸州积极响应。长江泸州段市级河长由市委书记、市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共同担任,共设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组五级河(段、片)长202人,做到了“全覆盖、无盲区”。

6月27日至28日,省委常委、农工委主任、长江(金沙江)河长曲木史哈在泸州市巡河督导,并主持召开长江(金沙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会议。会上,曲木史哈点赞泸州河长制工作:“泸州对推进长江河长制各项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作领导体制、责任体制、工作机制、任务清单、项目推进和资金落实到位。”

长江泸州段(泸州市水务局供图)

开栏语

自去年四川省正式实施河长制以来,江河沿岸、小溪湖畔随处可见河长们忙碌的身影。

今时今日,省内所有河流实现河长制全覆盖,湖长制工作稳步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初见成效。

碧水兴川乃全民之福,亦为全民之责。本报从今天起特别推出“四川河长”专题报道,全景式讲述那河、那湖、那人的“四川故事”。

四川河长制大事件

今年是四川省实行河长制的第二年,也是全面深化河长制的关键之年。

2018年已悄然过半,截至目前,四川省共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段)长8.3万名,其中省级河长22名,市级河长1064名,县级河段长8288名,实现河段长全覆盖。

从无到有,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铺开。河长制大事件回顾,见证四川省实施河长制以来的铿锵步伐,见证四川省实现“碧水兴川”的坚定决心。

2016年12月,四川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四川省全面推行河长制。

2017年1月15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宣布成立以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副组长的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

2017年3月24日,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这是四川全面落实河长制的重要节点。

截至2017年6月底,全省已在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设置河长,并向小流域河流延伸,实现了省内所有河流河长制全覆盖。

2017年8月18日,四川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听取了总河长关于全省河长制工作半年进展情况汇报,听取了10位省级河长关于沱江、岷江、雅砻江、长江(金沙江)等全省十大主要河流流域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审议了《四川省河长制工作省级考核办法(试行)》,要求根据讨论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审后印发实施。

2017年11月底,四川正式印发《四川省河长制工作省级考核办法(试行)》及《四川省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验收办法》,全面启动全省河长制考核验收工作,主要考核内容涵盖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督六大方面。

2018年1月11日至16日,水利部、环保部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中期评估核查组对四川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开展中期评估核查,并顺利通过评估。

2018年5月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总河长尹力在成都主持召开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总河长会议,听取全省河长制湖长制、省10大主要河流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汇报。会议听取了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水污染问题整改情况和全省城镇污水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汇报,审议了《关于全面落实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河长制工作提示约谈通报制度》。

2018年6月,全省10大主要河流的《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全部印发。

今年上半年,全省87个国家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71个,比例达到81.6%;现有3个劣V类断面,较去年同期减少1个断面,占比3.4%,低于国家制定的控制比例。从流域水环境质量看,今年上半年长江(金沙江)、青衣江、大渡河等6条流域水质持续保持优良,优良比例100%。沱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为56.25%,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岷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为72.73%,同比上升18.19个百分点。

加强水资源保护

构筑绿色发展底线

今年1至5月,泸州7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5.7%,长江出水断面稳定保持Ⅱ类。

“问渠哪得清如许?”泸州用一系列工作“成绩单”给出答案。

去年以来,泸州市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整治,累计投入资金4684万元,清理保护区内生活、建筑垃圾约1000吨,拆除违章建筑2200平方米,搬迁违规停靠船舶43艘,取缔非法排污口16个、非法砂石堆场11个、非法工业企业10家,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标识标牌744块,修复加固隔离防护网(墙)20公里,种植绿色植物3.4万平方米……数据的背后,是河长们辛勤的付出。

对于下一步计划,河长们更是目标明确。

记者了解到,泸州精准施策,编制《长江泸州段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实施2018-2020年重点项目77个,计划总投资31.9亿元。同时,编制沱江、永宁河、赤水河、龙溪河等主要支流“一河一策”方案,提出今年10月底,沱江水质达到Ⅲ类标准;2019年,龙溪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永宁河、赤水河稳定保持II类标准。

深入水域岸线管护

实施良好水体保护行动

划定范围,有助于更精准地推进河长制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泸州正在加快推进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制订《泸州市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方案》,今年全面开展长江、沱江、濑溪河、龙溪河河道化解工作,目前已完成濑溪河河道测绘,正在开展龙溪河河道测绘。

一年前,长江干流泸州段内还遗留加工、转运、储存等临时堆砂场76个,违规占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自然区。大大小小的堆砂场成了泸州的“心头结”。

然而,将时针拨回到今天,截至目前,泸州通过大力实施良好水体保护行动,转运砂石3600万立方米,76个堆场均已采取复绿措施平场复绿。深入整治水域岸线突出问题,实施良好水体保护行动,强力整治长江干流砂石堆场和非法码头,取缔和生态复绿非法码头58座。

同时,泸州还积极开展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检查,自查涉河建设项目153个;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并未发现固废违规堆场。

今天的长江泸州段,江岸绿意盎然,重现生机。

严抓源头防治

扼住水污染的“咽喉”

源头治污,绿水碧波还复来。当前,泸州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铺开,成效显著。

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泸州建成城市污水处理设施9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95个,新增截污干管350公里。去年,泸州主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3%,乡镇污水处理率达50%。

工业污染防治方面,泸州全面取消“十小”企业,淘汰“十小”造纸企业4家,淘汰落后造纸产能1.2万吨/年,建成沿江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8个。

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建成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和4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生森泰垃圾填埋场生态封场,古叙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2019年建成投用。同时,该市还积极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市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90%以上农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泸州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市县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全面实施禁养区内35家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加强非禁养区规模养殖企业治污设施建设。

另外,泸州还全面排查长江流域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114个,截至目前,2002年10月1日以前形成的29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已按要求完全补充登记;2002年10月1日以后形成的85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正加快审核论证,计划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唐千惠

河长说河

社区河长王伟:河水干净了 白鹭飞来了

治理前的雨水井

治理后的雨水井

王伟向社区志愿者宣传水环境保护

“河水干净了,河里多了鱼和虾,白鹭也飞来了。”社区河长王伟指着停在河边上休息的白鹭,向记者讲述着自他担任河长以来清水河的变化。

全长60多公里的清水河,流经成都市7个区(县),仅在成都青羊区境内河段就长达20公里,沿岸居民众多。其中,王伟负责的是清水河上游位于青羊区东坡社区附近的1700米河段。身为街道办事处主任的他,在去年4月正式成为了一名社区河长。

王伟表示:“刚当上河长时,在我负责管辖的河段有个排污口,本来是雨水井,但流出的却是散发着恶臭的乳白色液体。”

青羊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行河长制之前,自己不知道收到了多少关于该雨水井的投诉。“半年里,通过市长电话投诉该排污口的就多达11个。”

王伟告诉记者,那时的清水河散发出阵阵恶臭,严重影响着紧挨该河段的清水河东坡休闲广场的环境。“广场虽然修得漂亮,但却没什么人气。”刚刚走马上任的王伟意识到,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从去年4月20日至25日,我们用蛙人下井、专业仪器探测等手段,通过反向溯源、顺污巡源,共发现8处污染源。”但是治理完这8个污染源后,王伟发现,排污口还是间断有污水排出。整治排污问题绝不能含糊,于是,作为社区河长的王伟将情况上报上级单位,后来,青羊区河长制办公室通过派专员进行摸底排查,最终确认并整治了200个污染源,前前后后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脏乱腥臭的排污口终于变回了普通雨水井。

整治一个排污口,深入到了方圆3公里的4个社区,走街串巷锁定了200个污染源,花费超200万元。“挨家挨户对居民楼和街边商铺进行排查,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污染源我们都不放过。”王伟告诉记者,“虽然我负责的只有1700米的河段,但是河段上的一个排污口的背后,可能是受损的排污管道、老旧小区老化的排污系统、部分商家和市民的随意排污等。”一个排污口,牵扯着错综复杂的可能污染源,治理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细致地排查。“排污口治理好后,净化的不仅仅是河流,也净化着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

“那位老大爷,不要往河里倒垃圾咯!”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王伟等人看到河对面疑似有居民往河里倾倒垃圾,赶紧隔河劝阻。“河对面并非青羊区,照理不该我管,但肩上担着河长的责任,让我下意识地作出反应。”不仅如此,王伟告诉记者,有时看到其他河段出现污染情况,他也会像普通市民一样找到河长公示牌,给负责该河段的河长打电话反映。把河长工作当成生活常态,王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实行河长制后,群众会主动将河流情况反映给我们,河水变好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积极性都增强了不少。”

但是王伟表示,河水变干净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这是负责清水河的所有河长一起努力的结果。”记者了解到,目前,青羊区的区、街道、社区级河长已落实到位,其中区级河长5名,街道级河长58名,社区级河长165名,同时,还配备有河道总警长、警长63名。去年,区、街道、社区级河长累计巡河4800人次,实现河长制管理工作全覆盖。

站在河边,时常有散步、跑步的居民从记者身旁经过,王伟说,自从河流治理干净后,每天早晚,来河边散步的人络绎不绝。碧波荡漾的河水倒映着河岸旁的三角梅,时不时飞过的白鹭成了清水河靓丽的点缀。截至2018年5月,青羊区已完成全域截污任务。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唐千惠 文/图

千河之省

千河之省 以“河”为贵

河湖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

四川,水系发达、河湖众多,号称“千河之省”,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地。去年,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已编制完成《四川省河湖名录》,《名录》显示,四川省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2816条、总长度为11.17万公里,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9个,水面总面积140.87平方公里。

上千条河流如同大大小小的血管,滋养着巴蜀大地,造就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资料显示,四川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6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44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900立方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均2100立方米)。河流对于四川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故乡的记忆。

川人护水,责无旁贷。

目前,四川省河湖体系、河长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推进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五大体系”全面建立,实现了工作方案、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四个到位”,在去年底前完成了全面建立河长制的既定目标任务,为维护河湖健康、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唐千惠/绘)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 共发展同进步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新入职教师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刘亚夫川江都市报记者何晓梅文/图7月6日下午,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新入职教师座谈会,学院院长贺元成,组织人事...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