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

泸州日报 2018-06-20 11:35 大字

■刘光彬 本报记者 罗森波

日前,泸州泰斗酿酒厂的负责人杨小容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办理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提交所有资料并填写《申请受理通知书》后,她两天时间就收到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寄上门的备案表。说起这次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办理业务的经历,杨小容连连竖起大拇指,“态度好,速度快,而且只跑了一趟就办下来了。”

这是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基本完成“最多跑一次”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后,接待办理的第一个业务。

对标杭州,推动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

5月9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唐浩然、总工程师代继波率领考察组,赴杭州对标学习,围绕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房地产市场管理、建设工程管理、园林绿地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建设项目配套费征收等多个方面,学习杭州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同时,找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存在的差距,针对性制订出下一步工作举措。

如何快速有效推动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领导组,由分管局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并印发《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成立推进泸州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最佳政务服务示范城市领导小组的通知》,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任务分解到责任部门,明确完成时限。

整合数据,住建窗口实现资源共享

在实现“最多跑一次”的道路上,后台搭建功不可没。当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已完成电子证照库资料等数据信息收集、整合,为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并联审批提供后台数据支撑。

此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共梳理出33项政务服务项目所需共享信息资源,并与资源供给单位对接,报告上级部门。同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与市城建信息中心正在对接建立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以及行政联合审批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建立,将打破过去不同区域、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省、市、区县三级信息数据共享和不同部门间对联合审批事项结果的提取应用。

“两件事”简化审批流程

“最多跑一次”改革如何平稳落地?最终仍要落到具体办理事项上。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流程梳理缩短为“两件事”。

一是施工许可环节。由过去的施工图审查备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备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备案、施工合同备案、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五个前后置办理程序合并为“一件事”并联审批,一窗受理,部门内部衔接流转办理,实行一站式政务服务。办理时限由原来的33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每个环节群众最多跑一次。

二是竣工验收环节。过去开发企业需要跑消防、人防、规划、住建、市政等多个部门才能办结,改革后企业只需将要件交到住建综合窗口,各单位联合审批,形成集成服务。这意味着企业开发投资项目每个环节“最多跑一次”就可办完手续,大大缩减办事手续和时间,为泸州市的投资项目打开了绿色通道。

推行施工图联合审查全新审图模式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积极推行施工图联合审查全新模式:打造“网上受理、联合审图、集成服务、综合监管”全新审图模式。依托“互联网+图审”,整合规划、人防、消防等相关部门施工图审查环节,制定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制度。

同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勘设科正在加快建设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通过施工图联合审查制度和联合审查系统的建立,进一步提升施工图审查服务效率,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投资热情。

“‘最多跑一次\’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之前,群众办事至少要跑两次,首先要在政务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填写表格,然后前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办理审批手续和证件,而在改革之后,群众只需要在政务中心提交资料,后期所有工作都由工作人员完成,并将办理结果快递到办事群众手上。

通过部门平台共享、工作流程再造、进驻窗口事项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等一系列措施,当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窗口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共减少办理时限27个工作日,减少了企业申请材料5个,入驻窗口事项100%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新闻推荐

为拾金不昧的 “最美大学生”喝个彩

◎曾刚近日,市民江先生的钱包失而复得,为了感谢给他送还钱包的西南医科大学学生,江先生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他在信中这样感...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