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宗茶生产线 夏秋茶成香饽饽
◎ 冯儒平 周超文
走进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的省级贫困村——德红村,漫山遍野全是郁郁葱葱层次分明的特早茶园。虽然已是小满季节,但在郁郁葱葱的茶园里还有不少村民在采茶。“我靠着采茶,一年要收入近2万元,加上自己的10亩茶园,一年收入至少有6万元。这要得益于村党支部引进了能人建茶厂,并引进大宗茶生产线,让老茶叶也吃香了。”正在山上采茶的王中芬高兴地说。
回引能人建茶厂
“现在好了,自从村党支部引进能人建厂加工茶叶后,村民无论是采茶叶还是卖茶叶,收入都很好。”自开春以来,看着村里的茶叶加工厂机器转动不停,德红村党支部书记刘江脸上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德红村平均海拔达600米,高海拔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叶种植,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可采摘鲜茶叶达100万公斤,但由于没有茶叶加工厂,村民的茶叶全靠外来的茶商收购,定价权始终掌握在茶商手上,导致明前茶鲜叶价格偏低。
看着优质早茶不能给德红村民带来应有的收益,2016年,德红村党支部一方面带领村民对原有的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和新增种植面积;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村党支部通过“回引工程”,引进了在外从事房地产业的成功人士刘军回乡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日吞3万斤鲜叶的“德红村早茶厂”,让村民采摘的茶叶在家门口就卖上了好价钱。
“自从村里有了自己的茶厂,现在每年茶叶产值翻了好几倍,今年销售额更将突破6000万元。”刘江说,以往卖100元/公斤的乌牛早鲜茶叶,现在就要卖120元/公斤,村民一天可以采摘4-5斤,就可多收入40元-50元。
粗枝大叶吃香了
“以前清明过后的茶叶,基本就没人采了,也没有加工厂收了,主要是效益不如明前茶。但这两年不同了,自村里的茶厂引进大宗茶生产线后,粗枝大叶都能卖钱了,村民靠着采摘茶叶,一天依旧能收入80元-100元左右。”刘江说,如今虽已进入炎热的夏季,但在护国镇的德红茶厂,制茶机每天下午都按时转起来。
2016年,“德红早茶厂”专门引入了针对夏秋季茶叶加工的“大宗茶生产线”,让德红村及周边无人问津的夏秋茶一下子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新闻推荐
◎周超华杨茂当前,泸州市正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纳溪区永宁街道较场坝社区着力深化改革,增加办事事项,简化办事流程,为...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