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的追梦人 江阳区况场街道中心小学校德育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唐维扬
德育为首,育人为本。长期以来,江阳区况场街道中心小学校(况场小学)全面细化各项德育工作,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坚韧、独立的个性,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
“教育不光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为适应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况场小学校长王天明对此有着深刻的思考。这样的教育,让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走出校园,都能向“简单做人,极致做事”的方向前进。
以爱育爱 崇高师德
走进况场小学,你不仅会被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流的硬件设施所陶醉,更会被那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所折服。
近年来,该校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比如,要求班主任规划本班班级管理,做好每月工作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部署,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每月根据检查情况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在德育研究方面,学校定期召开以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为主题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在少先队阵地建设方面,着重加强校园广播站建设。开设“佳文欣赏”“音乐点播”等栏目,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以及各班黑板报,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建立红领巾监督岗轮换机制,完善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的检查制度,强化少先队礼仪队伍形象。
在工作实践中,教师们率先垂范、用心教书、用爱育人。做到教有楷模,学有榜样,课堂上循循善诱,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们深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并建立跟踪档案,开展心理调查了解学生心理需求。通过专题讲座,与学生交流、对话,帮助他们疏导压力、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
王天明说:“在班主任评语这一细节,也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个性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赏识学生,洒下的是辛勤汗水,奉献的是真情爱心。全体教师无私的爱,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田,把教书育人的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良好校风对学生而言是无形的教育。“今天我以况小为荣,明天况小以我为荣”的观念已融入学生心中,扎实的学风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同学们在各项比赛中屡获大奖。
家校联动 合力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根深才能树高。在王天明看来,做好教育“百年工程”,必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而家庭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好下一代的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况场小学成立了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知识,传播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定时举办家教交流会,对家长进行培训,推动家校合作常态化。为增强家校互动,学校还邀请有特长的家长给同学们讲课外知识;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比如,邀请家长听课、查看孩子作业、与任课教师对话等,全面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
学校通过举行家长开放周、学生家访等活动,架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深入走进每个家庭,细心关爱每位学生,学校和家庭联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此外,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活力。在科学知识推普周活动、校园艺术节、运动会、故事演讲比赛中,总能让学生们找到兴趣点,搭建起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大课间活动现场比赛获得江阳区二等奖,张润嘉同学在全区“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优化育人 创新育人
记者走进况场小学,就被那扑面而来的浓郁育人氛围所陶醉、所震撼。漫步校园,浓荫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精彩纷呈的橱窗内,到处跳跃着和谐的音符,呈现出勃勃生机。
“学校要生存,德育要先行;学校要发展,德育要创新。”王天明说。近年来,该校以学生为主体,从行为规范教育入手,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小学生。学校扎实抓好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清洁卫生、学习习惯、节约粮食等方面下工夫。
同时,学校对学生集中进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利用广播站加大宣传教育。坚持常规检查评比,把清洁卫生、纪律、两操作为检查评比的重点,每周分发流动红旗。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彰显班级个性,班级板报定期更换。安全教育方面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的监督,坚持楼道值班和集体放学制度,做好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安全教育。
在“立德立行、健心健身”核心理念,建设“崇德向善、尚美立新”特色文化名校办学目标,在“学校崇善尚美、学生德智兼备、教师德艺双馨”办学愿景的引领下,况场小学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以学校为舞台,以学生未来为坐标,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品德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徐帆)今年以来,江阳区况场街道坚持“四强化、四筑牢”做好做优党建大文章,干部队伍为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党组织战斗力...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