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里古街成为明星景区;董允坝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着另类的田园风光;樱花谷预计接待游人10万人次 农旅相融闯新路 魅力江阳景如画

泸州日报 2018-05-03 01:19 大字

“五一”小长假,伞里景区日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 本报记者 牟科 摄

■袁玉华 本报记者 刘梅

农业与旅游业对接、旅游业反哺振兴农业……江阳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联姻,营造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产村相融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挖掘文化

催热舒适乡村生态游

“风里雨里,伞里等你。”这不是一句歌词,而是游人对位于江阳区分水岭董允坝新景区伞里古街的美誉。4月28日正式迎客以来,伞里古街成群结队的游人赏美景、品美食、拍照留影,场面十分火爆。

何为伞里?“伞”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里”是指故里、故乡,“伞里”由此而得名。伞里古街约1.1公里,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结合川南民居特色,采用三国魏、蜀、吴建筑风格,风格独特、韵味十足。

董允坝第一书记刘家强告诉记者,“五一”小长假期间,伞里古街每日有近5万人次游客前来游玩。已经开业的部分商家,每天要准备大量的美食迎客;江阳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不定期抽查这些商家的食品卫生,保证了游人耍得舒心、吃得放心。

同时,自2月中旬以来,位于丹林镇建设村,目前川南面积最大、赏花时间最长的600亩“樱花谷”,40多个种类、1.6万多株牡丹樱、普贤象樱等不同种类樱花次第绽放,芳香扑鼻,每天都吸引了泸州及周边城市不少市民前来赏花;黄舣镇马道子村、永兴村近1000亩油菜花盛开后,吸引了上万游客前往踏青赏花。

这些变化,得益于江阳区大力发展近郊休闲观光旅游,将乡村变为景区、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旅游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去年春季,全区乡村游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7亿元。

种出风景

农业园区变为主题公园

4月28日,四川省第三届蔬菜品赏会在董允坝举行。本届蔬菜品赏会以“产业融合 蔬式生活”为主题,将持续到5月6日结束,全面展示江阳区在打造农业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的成果,开展农业投资促进合作。

“通过农旅联姻,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配套旅游设施,完善旅游项目,向现代农业综合体发展进军。”这是江阳区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

目前,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一圈两轴五点六区”的布局,将示范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城市近郊旅游相结合,促进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游、农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提高周边群众生活品质,增加其收入。

“工厂化”模式种植的蔬菜、水果,美丽的田园风光等,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区增色不少。而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董允坝互通出口的增设,更是吸引了大量游人前往观赏田园风光。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江阳区农旅联姻、农业园区变成旅游景区的典范。

突出主题

农民吃上火爆“旅游饭”

“前段时间樱花陆续开花后,前来赏花的游人很多,我家开办的农家乐每天都有30多桌。”赏樱花给自己的农家乐带来了红火生意,樱花谷里的“樱花缘农庄”老板袁云彬难掩心中的喜悦。

随着络绎不绝赏樱游人的到来,樱花谷附近的“樱花缘农庄”“乡村百味”“好又来”等10余农家乐应运而生,进入三月以来几乎天天爆满。赏花期间,游人预计超过10万人次,全村农民人均可实现综合收入3000余元。

近年来,江阳区着力打造以“走进农家生活、品味农家菜肴、体验农耕文化、欣赏乡村风情”为主题的农家乐旅游,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规模化、效益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乐在农家、购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初步形成。众多外出务工的青年瞅准商机,返乡念起“旅游经”、搭上“旅游车”、吃上“旅游饭”、数着“旅游钞”,极大地拓宽了广大农民的致富渠道。全区先后培训旅游就业人员500余人。

目前,江阳区已发展以休闲观光、垂钓烧烤、种植采摘、农耕体验等为主题的乡村农家乐100余家,创建星级农家乐11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多人就业。

此外,全长25公里的沿沱江旅游道路今年1月初投用后,车行道和骑游道吸引了无数周边群众前来跑步、骑行、欣赏风景。沿途农民凭借沱江秀美风光,开办起了“米溪沟农庄”等10多家农家乐,生意十分红火。

新闻推荐

“五一”送书画 传承好家风

■易路勇孙凯琳摄影报道近日,江阳区北城街道组织开展了“名师题字传承家风家训”活动,100余幅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受到了现场居民的热捧,墨迹未干便被认领一空。当天,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四...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