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收获致富“金钥匙”
■本报记者 刘林 实习记者 郭建
阳春二月,正是育苗插秧的好时节。在龙马潭区长安镇慈竹村,数百个有机果蔬大棚连成一片,蔚为壮观,40岁的肖洪英正和丈夫在大棚里忙着培育西瓜苗。凭着对有机农产品行业的满腔热血,这位勤劳朴素的农家女,如今是一家占地200余亩、年产值上百万元的有机农场场主,是当地的致富领路人。
敢想敢做
把握发展机遇
谈到搞有机农业,肖洪英把功劳归于父亲。“小时候,父亲就把老家的荒山开垦出来种植果树,当时也想扩大种植规模,但因技术、资金等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只能作罢。”肖洪英说。
在外务工期间,肖洪英与丈夫曾在农副产品加工厂做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回乡后,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也为了给自己开辟一条致富之路,2015年底,夫妻俩在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帮扶下,开始着手筹建有机农场。
肖洪英坚持“绿色食品”理念,把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她说:“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特别看重,因此农场以生态和自然为特色,保证所有农产品都是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肖洪英介绍,为了把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她注册了商标,申请了有机产品认证,还借助社交平台搞网络营销,以“线上+线下”的双渠道模式推广产品。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升温,肖洪英再次瞅准商机,将农场打造为特色乡村旅游基地,丰富多彩的采摘体验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客人。
奋力前行
心怀感恩带领村民致富
“农民种地是靠天吃饭,老天爷要给你多少磨难都得受着,如果没有政府和村委会领导的支持,我很难走到今天。”回想三年经营农场走过的艰辛,肖洪英心绪难平,如今在农场里,依然可以看到经历旱涝、雪灾等自然灾害后留下的斑驳痕迹。
其中,让肖洪英记忆犹新的,是2016年夏天的那场水灾。“大水漫延的速度根本来不及反应,当晚农场内还有不少务工人员,大家只想着救人,根本顾不了地里的情况。”肖洪英告诉记者,在那场水灾中,农场损失惨重,让她备受打击。龙马潭区农林局领导得知肖洪英受灾后,积极为她申报受灾补贴,又从科学技术、重建规划等方面给予帮助,给了肖洪英重振旗鼓的信心。
现在农场已扭亏为盈,逐渐步入正轨,肖洪英却不肯松懈,她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肖洪英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富了没什么,重要的是要带着全村人一起富,这个农场就是给大家试试水。”如今,肖洪英借助农场为贫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还专门成立“农合社”,积极开展供销合作,带动周边10余户低收入群众脱贫。
新闻推荐
距泸州云龙机场7月1日投运还有天保证校飞还有25天距航管楼保证校飞还有20天距能源中心保证试飞还有40天距航站楼保证开航还有101天距市政设施距校飞30天还有距试飞60天还有...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