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建文明城 创出新奇迹

泸州日报 2017-12-21 20:18 大字

(紧接第一版)全民受益,升级改造老旧小区1300余个、主次干道800余公里、农贸市场20余个,新改建垃圾库、公共厕所等一大批公共设施,兑现了惠民利民的承诺。

“三对”提升创建工作实效。“三对”,即对标、对点、对图。对标,将188个一级指标、256个二级指标、366个三级指标进行梳理,分行业制作创文“明白卡”,为各行各业对标创建提供了具体直观的依据。对点,扭住时点分解任务、倒排工期,紧盯节点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抓实地点落实区域、点位和网格具体工作,突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脏乱差”治理等关键环节,攻克难点限期督办解决突出问题。对图,坚持挂图作战、照图施工,对16800余个测评点位,全部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制作精准对标示意图,一点一图落实工作要求和举措。

“三到位”夯实创建工作保障。“三到位”,即责任落实到位、经费保障到位、考核奖惩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是创文工作的“智脑”,负责统筹协调,9个工作组整体推进市、区、镇(街)、村(社区)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压实三区“一把手”、分管领导、市级部门包保单位、基层一线的责任,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的良好格局。经费保障到位,三年来,市、区两级累计投入近240亿元,全面保障各项工作开展。考核奖惩到位,将创文工作纳入三区和市级部门综合目标考核,制定专门考核办法,实行每日督查通报和“一季度一考核一奖惩”,督促创文工作强力推进。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泸州魅力,催生文明之花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多次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覆盖面广、牵涉范围大、关联度高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全域创建,形成齐抓共管、高效推进的合力。三年创建、一创即成,要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必须行非常之举。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泸州创文的非常之举就是“六大工程”系统化:深化信仰信念工程,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得见、记得牢、践行好”三大工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神”;深化文明素养工程,开展文明酒城·志愿有我、“礼让斑马线”、排队上下车、果皮纸屑不乱扔 “四大文明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塑“形”;深化基础设施工程,开展无障碍设施“零障碍”、背街小巷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和主次干道“白加黑”改造“四大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铸“品”;深化安全畅通工程,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规划重点区域路段停车泊位、车辆乱调头乱变道、行人乱闯红灯乱穿马路、出租车乱象交通“五乱”,确保城市道路安全通畅,夯“基”;深化市场建设工程,对标创建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市场秩序、市场管理“三大提升工程”,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固“本”;深化环境优美工程,大力开展整治占道经营行为、整治“牛皮癣”突出问题和倡导“垃圾分类” 处理“两整治一倡导”行动,净化城市生活环境,扮“靓”。

在这场创文全民总动员中,崇尚实干、敢于创新的泸州人民在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规定动作”的同时,推陈出新连发“创新动作”,贡献创建新实招,不定期高频率刷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包保责任制、全国文明城市市民志愿巡访团等“创文”新热词。

三年来,一系列创文工程实施下来,“文明”基因已深深嵌入泸州城和泸州人民的身体里,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泸州好人馆、“一年四季·泸州好人”示范展示街和诚信示范街、“道德模范桥”、“一年四季泸州好人桥”等“文明”地标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文体设施、卫生设施、小区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陆续升级改造;排队上下车、果皮纸屑不乱扔、礼让斑马线成常态;发动15支志愿者服务队、420个志愿服务站约30万名志愿者,常态开展环境卫生保障、交通秩序维护、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背后的意义,是在问鼎过程中给百姓带来的实惠,这正是泸州追求这一荣誉的动力。下一步,泸州又锁定了建设全国美丽城市。

走在泸州街头,随意问一个泸州人,“您对泸州创文工作满意吗?”

“非常满意”!

铿锵有力的四个字,是泸州人民对创文的自信担当和满满骄傲。

新闻推荐

创建文明城 创出新奇迹 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回眸

2017年11月14日,从这一天起,美丽的泸州新添了一张份量最重的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本报记者牟科摄■本报记者朱虹三年创文,一创即成。泸州再添一张份量最重的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一举把...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