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筑牢“生命工程” ——泸州市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纪实

泸州日报 2017-12-13 11:50 大字

排危除险。 市国土资源局供图

■徐学梅 李富平

泸州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频率高、危害性强。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多发等因素影响,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属于地灾易发区。泸州市始终把地灾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立足早研判、早部署、早处置,坚持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整治,以突发性地灾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专业监测”为主要手段,连续18年实现地灾隐患监测点零伤亡,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压实责任

全面筑牢地灾防治基础

在地灾防治工作中,泸州市压实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压实监测队伍的监测责任。全市511个监测点均分别落实2名专职监测员,应急大队对29处中型以上地灾隐患点实施汛期24小时驻守监测。

泸州市还压实防灾责任人的包保责任。每个地灾隐患监测点均落实1名科级以上领导为防灾责任人,确保监测点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突出实效

全面提升自防自治能力

为提升地灾自防自治能力,泸州市大力开展地灾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有针对性地将全市风景旅游区、在建工程、非煤矿山和地灾隐患点的各级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员及受地灾隐患威胁的群众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泸州市创新宣传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列入党校干部培训班专项课程、社员大会、农村坝坝电影、手机短信等方式,宣传防灾知识,并制作了地灾防治宣传片,由市电视台在汛期滚动播出,力求家喻户晓。今年,市、区县组织开展集中宣传培训26场,放映宣传短片175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1万余份。在7月的集中大排查期间,排查地勘单位技术人员逐点、逐户对隐患点群众进行了1667场宣讲,确保隐患告知率、群众知晓率均达到100%。泸州市还开展地灾应急演练347次,实现了应急演练全覆盖。

完善机制

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泸州市不断完善机制,全面提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水平。

一是扎实抓好应急队伍建设,整合省煤田地质局135队和省地矿局113队专业人才60名,组建泸州市地质灾害应急大队,有力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扎实抓好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投入资金500万元,建设完成市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与数据库,全面提升全市地质灾害数据化、信息化、远程化管理水平。三是扎实抓好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汛期双人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多措并举

全面防治地灾隐患

强化隐患排查。泸州市建立健全村组及乡镇组织排查、区县组织专业队伍核查、市上组织督查的地灾隐患纵向排查机制。市督导组共开展全市三区四县地灾巡排查425次,集中大排查共核实隐患点754处,巡排查在建地灾治理工程42处,排危除险26处,避险搬迁户调查1381户,安置选址177处。

严格执行防灾制度。泸州市认真落实地灾隐患点动态管理制度,完善隐患点申报、销号和公示工作;严格执行隐患点防灾措施;建立完善了政府统领、国土资源局牵头、部门配合、业主履责、市县乡村组五级联动的防灾群测群防机制。

强化提前主动避让。泸州市扎实抓好监测预警,“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做好主动提前避让。全年共提前避让230处834户2811人,成功避险2起,避免4户18人因灾伤亡。

全力消除地灾隐患。2017年,全市实施专职监测511处、专业监测29处、地灾工程治理7处、应急排危除险1处、地灾避险搬迁安置931户,积极消除隐患。

由于领导重视,组织有力,科学施策,精准防治,全市整个汛期无重大灾情、险情发生,无人员伤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显著成绩。

新闻推荐

“两车卫士”真是灵 1小时找回被盗车

◎“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系列报道之五十四鄢德良一盗贼趁着夜深人静无人之际,偷走摩托车后逃之夭夭。闻警而动的便衣民警利用被盗摩托车安装有“两车卫士”,顺线追踪,仅用1小时就将被盗...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