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泸州千年民俗: 九月九酿“重阳酒”

西南商报 2017-10-31 02:41 大字

“要完全摊凉至冷、才能拌麯药,否则酿制的重阳酒就不甜。”10月27日,四川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高洞村韩进先的家里,老伴儿在帮着撒麯药,她不停地翻动搅拌蒸熟的糯米。每年,韩进先与老伴都要为儿孙后辈酿制醪糟酒,也称“重阳酒”。

“年年有个九月九,杜康造美酒;九月重阳好蒸酒,这缸还比那缸甜,那缸还比这缸香;重阳蒸酒,香甜可口……”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的农村,关于重阳酿酒的民谣很多。在重阳前后,每个农家都要以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甑蒸、摊凉、拌药、发酵等传统技法,再佐以冰糖、菊花调制,蒸制醪糟酒,也名“重阳酒”。

“小时候,每年重阳节母亲酿酒,自己就帮着烧火、撒麯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韩进先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蒸制重阳酒,自己从小就跟着外婆和母亲学会蒸制重阳酒。儿孙小的时候,也给自己打下手,现在儿孙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只剩下自己的老伴帮着打下手——烧火、撒麯药。

“一颗麯子五斤米有点少,两颗麯子8斤米又有点多。”韩进先也说不清楚每斤糯米该放多少麯药,只有凭多年的蒸制经验来添放。

每到春节,韩进先总要为儿女准备一罐自家酿造的重阳酒。即使远离了家乡,淡淡的酒香仿佛一缕看不见的丝线,将韩进先和儿女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唇齿间菊花的芬芳一起飘逸的,是儿女对韩进先和老伴深深的牵挂。“女儿和儿媳妇虽然都已经学会酿制了,但没有时间蒸酿。”韩进先已经71岁了,自己也不知道还能给子女儿孙们酿制多少年。“发酵三天就行了,发酵好后,在里面添加冰糖保存,可以存放一年。”韩进先抱着一个略显红色的罐子,里面是去年酿制的重阳酒,掀开盖子,一股淡淡的酒香飘出。通讯员 杨涛 摄

新闻推荐

江阳区 到位市外国内资金超180亿元

本报讯(张龄予侯涛)今年,江阳区抢抓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商引强企,力促“大项目带来大投资、大投资推动大发展”。1—9月,全区已到位市外国内资金189.5亿元,完成市上目标任务的87%,同...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