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冲头村的新希望
序言:三年前,龙马潭区脱贫攻坚工作拉开序幕。几年来,龙马潭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4年至2016年,全区共脱贫2546户7625人,曹坝村、长春村实现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今年全区计划脱贫165户469人,双加镇大冲头村实现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全区实现整体脱贫。
“把最大的责任压实到脱贫攻坚上、把最实的举措落实到脱贫攻坚上、把最多的财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上、把最强的干部配置到脱贫攻坚上。”当前,龙马潭区脱贫工作正由面到点延伸,坚持“四最”举措,寻找全面脱贫的原生动力,并让这样的原生动力如同滚滚泉涌,不息,不竭。
■本报记者 刘梅 吴娟
龙马潭区双加镇大冲头村是三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这几年,脱贫攻坚给大冲头村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以往村路又烂又窄,赶个集需乘坐摩托车往返,现在公交车能开到家门口,不到半小时就可以赶集了;乡村观光旅游正在启动;村里的渔湾绿色、无污染,备受欢迎。
今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大冲头村喜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脱贫之后的群众面临着新的选择,是守着三四亩土地过安稳日子,还是乘势而上“大干”一场?
10月15日,记者前往大冲头村采访。虽然已进入深秋季节,但感受到升腾的希望,村上正酝酿着不少发展“大事”。
大冲头村属于十里渔湾的项目区,1000余亩水产基地承载着流转土地村民的致富梦想。仅仅以新发展4家渔家乐为例,就可以带动村民100余户,人均增收9000余元;招引总投资达8亿元的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项目,村民可以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就近创业等方面实现增收。目前,博览园项目已见雏形,核心区流转土地3500亩,700余户村民每年获得了稳定土地收益245万元。
大冲头村村民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大冲头村第一书记黄丽媛带着记者来到二组王启明家,王启明从小因小儿麻痹症致残,家中有她和老伴、儿子3口人。
两年前,王启明先将家中4亩土地流转给园区,每年有4000元左右的租金,自己喂养了不少家禽。她和老伴每月有低保、残疾补贴,加起来有1000多元,医疗免费。老伴偶尔在家门口打打零工,帮人收庄稼、卖家畜,一天能挣100元左右的收入。去年,儿子在离家不远的水利工程找到工作,一年能挣几万元工资。
“虽然吃饭不愁了,但腰包还是不够鼓。”王启明70多岁的哥哥过来串门,与记者拉起了家常。王启明的哥哥是个小有名气的农活“老把式”,2年前,被落户的柑橘园区聘为农活师傅,每月有固定的工资。眼看着村里变化越来越大,他动了自己组织队伍承包工程的心思。
大冲头村有50多户贫困户于去年全部脱贫,基本每户都有一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或者外出打工、或搞上了种植养殖业。
七组村民王帮禄的女儿、女婿都是聋哑人。从2015年脱贫攻坚开始,小溪河养殖专业合作社免费为王帮禄提供鱼苗和饲料,指导他利用5亩鱼塘养鱼,现每年能实现增收4000元。今年,王帮禄女儿女婿外出打工,他与老婆除了养鱼,还喂养了好几头良种猪仔。
可以预测到,王帮禄家的日子要发生新的变化了。
新闻推荐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代号61—57) 第8591期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 泸州日报社出版(今日8版) 主流·权威·好看·有用
第8591期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今日8版)2017年10月18日星期三农历丁酉年八月廿九总编辑彭祖平值班副总编何晓瑜值班编委李良富新闻热线:31011423109018电子版:http://lzrb.lzep.cn/...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