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龙眼”成瓦窑滩村的支柱产业

四川科技报 2017-10-13 11:48 大字

本报讯 “感谢你哟,刘支书,若不是你和专合社帮扶我,今年我的龙眼不可能国庆期间就卖完,每公斤还比之前多卖2元。”10月5日,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瓦窑滩村党支部书记、瓦窑村龙眼专合社理事长刘昌明来到贫困户李白荣的龙眼地头,获知他家的龙眼全部卖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白荣告诉笔者,今年他家种了5亩地的龙眼,采收了2500多公斤,平均售价10元/公斤,今年光这一项收入就2.5万多元,一举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今年,在瓦窑滩村,像李白荣一样受益于瓦窑滩村龙眼专合社、靠着发展龙眼产业一举摘掉“贫困帽”的贫困户就有41户。

近几年来,瓦窑滩村在脱贫攻坚中,把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龙眼作为抓手,目前,全村龙眼种植规模已超过了1000亩。“我们村种植了蜀冠、泸早、泸丰、泸晚2号等龙眼优良品种,今年挂果的龙眼树共采收了100余吨,收入达100万元。”刘昌明介绍说,瓦窑滩村因紧连长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壤水性非常适合龙眼生长,龙眼已经成了瓦窑滩村农民的支柱产业。

为加快龙眼产业发展步伐,瓦窑滩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充分利用已成立的龙眼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和市场优势。龙眼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入社的社员共有120多户,示范带动1600余户,专合社每年投资几万元,用于龙眼园基地设施建设、配套物资匹配、实用技术培训;同时,专合社还组建专门的销售小组,联络各地采购商,确保龙眼销售畅通无阻。

据悉,今年瓦窑滩村的龙眼种植户,尤其是那些贫困户,在专合社统一搭桥下,吸引了泸州、内江、成都、昆明等地的采购商前来村里采购批发,真正让贫困户种植的龙眼在树下就换钱,实现了“无忧种植”。

(何智敏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

新闻推荐

龙马潭区:志愿服务 传递爱心

■秦登杰本报记者刘林“谢谢你们送我这么好的衣服。”日前,龙马潭区石洞镇河咀村贫困户魏定全收到“衣衣不舍”爱心衣屋志愿者捐赠的10多套衣服,非常感动。据悉,这是“衣衣不舍”爱心公益组织开展志...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