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川南临港片区:从“中国”迈向“世界”

泸州日报 2017-09-29 11:50 大字

180天,短短半年时间里,《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涉及泸州141项试验任务已推进实施125项,有10项经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评估认为为全国首创,其余16项有序开展;累计注册企业2518户、注册资本达167.8亿元。

■赵飞 郭剑夫 本报记者 刘梅

9月14日10时,载着264个标箱的“航旭801”船舶从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起航,沿长江向上海行驶。这是从泸州港至上海港的首班“天天直航快班”,即日起,每日一班直发上海,原来需 15—18天的航行,缩短至8—10天。

“天天直航快班”是川南临港片区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这片创新建设的热土正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提升开放合作的比较优势。

确定一个目标

加速智能产业升级步伐

“泸州造”第一部智能手机正式下线、特产晚熟龙眼2天时间直销港澳、平行进口汽车投放泸州市场……

从4月1日起,泸州及周边地区不断分享着来自川南临港片区的红利。

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川南临港片区将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并力争三年内新增注册企业10000家、新增注册资本1000亿元、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00亿元……

目标确定,川南临港片区迈出主动步伐,吸引投资、对外招商。

目前,川南临港片区累计注册企业2518户、注册资本达167.8亿元。带动全市进出口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已引入中信集团、万达集团、碧桂园3家世界500强企业。

这些纷至沓来的企业很快有了成效。

——6月30日,“泸州造”第一部智能手机在四川友信达正式下线,该项目从签订合作协议到产品正式下线,仅用122天。这个“速度”对于泸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本土造”智能手机“零”的突破,是泸州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开始。

——8月8日上午,泸州市首个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工业园区威恳通讯泸州智能终端产业园在川南临港片区正式投产下线,由四川威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30万台手机整机订单已于8月底发往尼泊尔、印度、意大利以及俄罗斯等地。

——9月27日,川南临港片区首批货值13万美元的“泸州造”手机出口,1分钟通关。

这是川南临港片区智能终端生产企业首次申报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印度、越南等国家。

产业集群集聚,智能终端产业方兴未艾。目前,川南临港片区已引进手机整机和核心配套企业76个,建成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今年底,智能终端产业可望实现500亿元生产能力、100亿元销售收入,解决近万人就业。下一步还将重点引进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摄像头模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配套企业,着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江阳区安监局 入户宣传见成效

本报讯(梁晓冬)近日,江阳区安监局干部职工到张坝街道彭湾社区开展创文入户宣传和“微腐败”宣传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监督,拓展监督渠道和载体。当日,江阳区安监局干部职工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党员志愿...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