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泸州创文路上的民生情怀

泸州日报 2017-09-22 11:52 大字

■本报记者 卿泉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只有把“文明牌”做成“民生牌”“民心牌”,才能真正把泸州打造成一个留得住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

2015年,创文号角吹响。在这场三年为限的创建比拼中,市委市政府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年创文带来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每个市民是最具发言权的代表:

2016年,67岁的江阳区上平远路构树街居民许中英从棚户区单木结构简易房里搬进了新家。“以前几十户居民共同使用公共厕所、厨房,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还能用天然气做饭。”许中英感叹道。

“从家到电影院就几分钟路程,看电影免费,还可以预约点播。”自西岸影院开业后,江阳区华阳街道西岸村熊广权和村里其他孩子成了影院的常客。熊广权说,这里不仅能看电影,还能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舞等,不花钱就能享受到各类公共服务。

“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和家人到酒城乐园下面新建的滨江漫游道散步。”在沱二桥到酒城乐园这条长约2公里的新版滨江路上散步、跑步、健身,成了市民李欣和家人的休闲方式之一。该中心城区漫游步道全长4.8公里,待全部建成投用,市民可在此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尽情享受“慢”生活乐趣。

……

以上三个切片,只是泸州市创文过程中,为民、利民、惠民的一个缩影。扶贫解困、医疗救助、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长沱两江大桥建设等等,一项项民生工程,正在不断推进。

看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四通八达,城市环境更加优化,市民素质一天天提高,越来越多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受到幸福泸州的美好旋律和乐享主义,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今天的泸州,正朝着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文明的目标前行。市民感慨,很多原来不敢想、不敢信的事情,正慢慢成为现实。创文已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幸福指数飙升。

新闻推荐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代号61—57) 第8574期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 泸州日报社出版(今日8版) 主流·权威·好看·有用

第8574期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今日8版)2017年9月22日星期五农历丁酉年八月初三总编辑彭祖平值班副总编何晓瑜值班编委李良富新闻热线:31011423109018电子版:http://lzrb.lzep.cn/...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