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林里种木耳自制菌棒节支增收
楠竹林地变木耳基地。
□尧理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这自制木耳菌棒硬是有账可算,不仅菌棒安放进楠竹林后变质腐烂率不到1%,每个菌棒的成本也减少1.2元。今年我的近5万个菌棒,仅此一项就比从菌种场购买要节支增收近6万元。”8月15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高峰村七组村民冯再国的家中时,他正一边忙着包装晒干的红木耳,一边高兴地介绍说。
笔者在冯再国的楠竹林中看到,冯再国安放在楠竹林中的一排排整齐的红木耳菌棒上挂满了鲜嫩的木耳,秀色可餐。“可别小看这些菌棒,一个要采收3两干木耳,可卖上9元。”
冯再国告诉笔者,他今年的5万个红木耳菌棒是他自制培育而成的,他采用木屑为原料,加入玉米粉、麦麸皮进行混合,并经18个小时的锅炉高温灭菌。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注入红木耳菌种,并进行装袋。在存放2个月、菌棒长满菌丝后才移入经过打理并安装好自来喷水管道的楠竹林进行露天培育。在楠竹林温度20℃到25℃的条件下,每个菌棒可以收获3茬—5茬木耳。这样不仅使木耳的生长周期更加符合露天培育的需求,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
冯再国介绍,从去冬准备利用楠竹林下地培育露天木耳开始,他就早早在制作菌棒上想办法,他在泸州一菌种场经过半个月的专业培训后,引进了一套制作菌棒的设备。这个设备可以自给自足,自己制作的菌棒比购买的菌棒要坚固,制作一个菌棒成本只需3元,比外购4.2元/个菌棒要节约1.2元,实现了节支增收,提高了木耳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移入楠竹林中因雨水可能注入木耳菌棒内造成腐烂带来的损失,冯再国为每个菌棒口都专门扣上了一个金属盖。这个金属盖较好地阻止了雨水渗透进菌棒内侵蚀菌丝,确保了木耳的健康生长,使菌棒的破损率控制在不到1%。
据悉,冯再国今年靠着自己制作的近5万个红木耳菌棒,每个菌棒可收干木耳3两左右,预计可收获近1.5万斤干木耳,每斤按30元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达40余万元。除去制作木耳菌棒等成本,可获利达20余万元。
“今年利用楠竹林露天培育红木耳获得了丰收,明年我就要带领周边群众一起种,无偿提供技术帮助,为更多村民增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冯再国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袁钢这边厢,股价“破五”“奔六”,意气风发;那边厢,酒价创近年高价,一瓶难求。然而,福兮祸所伏也,贵州茅台这只聚万千宠爱于一身的A股第一高价股,却因一纸“限酒令”在一夜之间一度下跌近2.8%,拖累一众...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