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万余盏路灯 照亮回家路

泸州日报 2017-08-03 13:25 大字

■高霞 本报记者 肖婷 

城市照明设施不仅是城市的眼睛,同时也是城市文明的象征之一,是创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群路灯工人,路灯的安装与维修都由他们来完成。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但凡城市有黑暗的地段,他们都会带上工具,装上路灯,为市民带来光亮。

朱达银所在的江阳区蓝田街道牛市坎社区农场巷属于背街小巷,以前因为路灯年久失修,居民们晚上都少有出门。改变来自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今年3月实施的小街巷路灯整治工程。现在,农场巷每个转角处都装上了崭新的路灯。“有了路灯,晚上走路再也不用怕了。”朱达银说,“以后吃了晚饭还可以出去散散步。”

泸州市创文工作在不断深入,城市路灯的装灯率和亮灯率都有了严格的指标。按照创文标准,主干道装灯率100%,亮灯率99%。建成区背街小巷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95%。为完成这一目标,路灯工人的工作节奏也愈发紧凑。

7月27日,在龙马潭区长桥路,因该路段照明电缆被盗,当日下午4时许,市路灯处电工师傅头顶烈日进行抢修作业。此时,地面温度已超过45℃,电工赵鸿儒坐在被晒得滚烫的电缆井旁,做着电缆头包扎等一系列恢复工作。“这个天气,上班衣服就基本没有干过,有时还会被晒得滚烫的灯杆和电缆烫伤。”赵鸿儒指着手臂上深一块浅一块的烫伤说。经过几小时的高温抢修,恢复电缆260余米,当晚该路段恢复亮灯。

“维护路灯,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市路灯处维护科科长刘勋智说,创文三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路灯也越来越多,虽然工作越来越难,但只要建成区内有灯的地方,除了特殊情况,都会亮灯。

如今,市路灯处管理的范围内,路灯已多达4万余盏。从2015年至今年6月,路灯工人已经完成了448条无路灯小巷的路灯安装,5万余次维修。“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都亮着灯,照亮每一条街道,照亮群众回家的路,这便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刘勋智说。

新闻推荐

小记者进警营 近距离感受警营文化

7月28日,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组织华阳公益小记者约90人来到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龙透关派出所。在民警的带领下,小记者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派出所集中办案区、民警办公区域和勤务指挥室,巡防...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