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道”理应被传承和褒扬
在泸州市泸县云龙镇云丰村八组,有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叫何天富,文化不高,为人谦和,认“死”理。在妻子生病后,他不离不弃,掏光家底只为陪妻子走完最后一程;妻子走后,他仍然细心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岳父;同时,他还将岳父的两位兄弟接来一同照顾,把照顾“三个岳父”的重担扛在肩上。(《川江都市报》2021年11月9日11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急速加快,大量的青壮年进城务工,如何赡养老人和哺育孩童,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难题。年迈的长辈不仅未能享受儿女的反哺,还要肩负起务农和照看孙辈的重任,即便在同一座城市里,工作繁忙一天的子女,估计也无暇顾及父母的需求,这让滋养传统孝道的土壤变得越来越稀松。
记得春晚上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很多人心底那根温情脉脉的心弦,引起了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触发了不少人对孝道的思考。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传统孝道也在经受着不小的冲击与消磨。
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1953年拍摄的影片《东京物语》,讲述了一对年迈老人去东京看自己的儿女,却受到冷淡对待,当从东京返回老家后,老母亲得病去世,老父亲一个人在漫长的寂寞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部电影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让人体会到了独特隽永的亲情关系,还有在现代工业化的冲击下,日本传统家庭道德和亲人关系的分崩离析。《东京物语》就像一则寓言一样,直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现实,警醒着我们对传统家庭核心价值的敬畏。
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做到敬亲、养亲,这是作为后辈对长辈应尽的基本义务。个人很难想象,一个人连自己身边亲人都不爱不敬,怎么可能滋生出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爱?
《尔雅》里说,“善事父母为孝”,即“孝”是子女对亲人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关系时,理应恪守和遵循的道德规范。敬亲奉养,是我们对“孝道”最直接最生动的诠释和实践。而对于亲人的“孝”,就是对自己生命之源的感恩,也是对人世间最无私可贵的情感回报。从中国传统中“二十四孝”的故事,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两个典故,再到类似何天富这样对孝老爱亲事迹的宣传褒扬,足可以证明传统孝道的传承,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因为每个人都相信,只有对自己亲人孝敬的人,才可能去关爱他人,关爱这个社会,关爱这个国家。
正因如此,传统孝道中所讲的“养亲敬亲”,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具有普遍性意义,理应成为人们传承和善待的核心价值。
新闻推荐
泸州市减灾办、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调拨棉被、棉大衣、棉衣裤、防寒衣等御寒物资送往受灾困难群众手中泸州应急调拨300万元...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