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六福:规规矩矩做伞 踏踏实实做人

川江都市报 2021-11-20 00:59 大字

毕六福专心制作伞把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描绘出一幅凄婉迷茫的梦境。如果没有那把油纸伞,也许不会出现丁香般的姑娘。

江阳区分水岭镇是油纸伞的故乡,毕六福家族六代人牢记“规规矩矩做伞, 踏踏实实做人”的祖训,终铸就今日“伞王”美名。◎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

【子承父业】 一把油纸伞养活六代人

分水岭镇坐落于江阳区、纳溪区、合江县三地交界处,高山峻岭上老楠竹茂盛,是制作油纸伞的好材料。明清时期,手工油纸伞骤然兴旺,远销到大江南北。

这里的油纸伞,从前都是单家独户制作:老楠竹做伞架,将棉纸桐油浸泡,再往纸上石印出花鸟、人物、山水、风景等图案,一把伞便大功告成。

1952年,泸县分水制伞合作社成立, 200多名工人制伞,毕六福的父亲也在此上班。当年,在仅1000余人的小镇上,超过一半人口靠伞吃饭。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依靠油纸伞打天下,分水岭镇人日子滋润。上世纪60年代初,制伞合作社成为泸县分水伞厂,二轻局下属企业,毕六福进厂当工人,成为毕家第六代“伞匠”。当年,油纸伞不只遮风挡雨,还是结婚礼品,供不应求,每年销售数量高达60万把,年轻女子都想嫁到分水岭,老百姓编出顺口溜: “分水的撑花儿,尧坝的姑娘儿”( 撑花:当地人对伞的土称)。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洋布撑花儿(布伞)开始走向市场,油纸伞的风光渐渐褪去,因布伞比纸伞更加经久耐用,厂伞效益逐渐走下坡路。无奈之下,为了控制成本,泸县分水伞厂弃用桐油,改用松香和化学油料代替,结果造成品质下降,经营出现恶性循环。

【牢记祖训】

临危受命助伞厂绝处逢生

上世纪90年代初,伞厂经营举步维艰,160多位退休工人,上班员工仅剩下20多人,年销售额下降至1万把。伞厂欠银行贷款10多万元,干活的人常常领不到工资,退休工人每月仅仅能领到10元钱……

1995年,工人推选毕六福当厂长。为什么要选毕六富?工人们心里有数:分水岭毕家的第一代,给街上的许家学做伞。第二代传人叫毕祥路,掌握一手娴熟技术,独自开起 “毕氏油纸伞铺”。随着生意做大,毕家向外扩展,居然在泸州城大河街、山岩脑开起伞铺。毕六福十几岁开始学做伞,对每一道工序了如指掌,是伞厂公认的“通才”。更重要的是,毕六福性格直爽,处事公正,还是一名党员。

工厂处境艰难,这副重担接还是不接?关键时刻,毕父出手推了他一把:“如果你选择干,那就牢记祖训:要规规矩矩做伞,踏踏实实做人”。

走马上任后,毕六福严格把控制伞的工艺和原材料,重新使用桐油。不到三年,油纸伞复苏,远销贵州、云南等地,不少少数民族群众婚丧嫁娶都会购买,产量上升到年产3万把。2001年,毕父去世前,再三叮嘱毕六福: “机会是留给能坚守的人,无论做人还是做伞,都要有气有节,千万不能偷工减料,投机取巧。”

2006年,江阳区旅游局一位负责人来厂里考察,给毕六福提了一个建议:“油纸伞的文化价值高,可以做一把‘伞王’作为招牌。”这一年,毕六富带着一把直径12米、高8米的“伞王”到成都参加西博会,立刻引发多家媒体报道,分水油纸伞一炮打响。

【传承创新】

高学历“伞七代”接过大旗

一夜间,冰河解冻,分水油纸伞迎来蓬勃春天,年销售量达到10万把,产值接近1000万元,工人增加到100多人。2008年,分水油纸伞成功申请“国家级非遗”;毕六福被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

分水油纸伞闻名中外,需要一代代传人。2008年,毕六福的儿子毕原绅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本已是成都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级白领,却被父亲召唤回分水岭。“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跟制伞行业没有半点关系”。对于父亲的意愿,毕原绅刚开始并不接受,一方面,公司效益好,收入也高;另一方面,自己从小就向往繁华大都市的生活,已经准备在成都安家落户。

经过长达半年的思想工作“拉锯战”,毕原绅还是选择回分水岭接班。“我毕竟是‘吃伞饭’长大的,爷爷、父亲、姑妈都做这一行,对油纸伞有很深的感情。再说,国家不缺一个学计算机的高材生,而作为国家级非遗的油纸伞一旦失传,那就太可惜了!”

“第七代”接手企业后,长江后浪推前浪。最近几年,油纸伞的图案开始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动漫、卡通、流行影视剧等元素,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此外,毕原绅组建起一支大学生班底的电商营销策划团队,拓宽销售渠道。如今,线上销售额占到80%左右,油纸伞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加。

接班后,毕原绅坚持在传统工艺上大胆创新。他认为,如果摒弃祖辈的传统工艺,就成无根之木;如果不创新和与时俱进,就会是不流之水。

四百载春秋接力、七代工匠传承。分水岭油纸伞不仅为老百姓遮风挡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毕氏家族始终牢记“规规矩矩做伞 踏踏实实做人”的祖训,将分水油纸伞不断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只要信心坚 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房子没了,无法住人。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重建困难太大了。”泸州市泸县9·16地震,震垮了玉蟾街道古二井村潘小平家房屋。...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