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青岗山村民自救互救共渡难关,涵洞、车棚、集装箱成为新住所 团结不屈“溢满”青岗山
张贵友将自家院子里的钢架车棚空出来让邻居住
9月28日,雨后放晴,蓝天点缀着白云。张贵友忙着在自家的池塘边搭建简易彩钢棚。“我家的东西还没地方放,彩钢棚建好就可以放了。”张贵友是泸县玉蟾街道小马滩村6组村民,地震后,他将自家院子里的钢架车棚空出来让周边邻居住,自家存放物资的地方都没留。
小马滩村6组青岗山(小地名,原王山村2组)共有36户住户,地震发生后,24户鉴定为D级危房,只有3户能回去住。村民们在村民小组长钟成芳和党员张贵友的带领下互帮互助,大家都有了新“住处”:村民家车棚改建成住所,由户外雨伞和塑料薄膜围成“帐篷”,也有村民买来集装箱居住……大家不等不靠,自救互救共渡难关。
◎ 记者 李界 摄影报道
互帮互助 车棚住了7户13人
在张贵友家院坝中10多平方米的车棚里,摆了6张床,张贵友只占了一个帐篷的位置,其余位置都腾给了邻居。在这个车棚里,住了7户13人。
午饭后,车棚内腿脚不便的几位老人正聊着天,娃娃上学去了,年轻人也干活去了。车棚四周有透明的薄膜遮风,一侧挂了一排衣服,有一个煤气罐和灶头做饭。“我们在这里不错,至少很安全。”小马滩村6组村民邱冬莲说,地震发生后,自己没了主意,还带着两个孙子和88岁的老母亲。钟成芳和张贵友很快来到她家,帮她找到了安顿的地方。随后,大家一起帮着搬床,这家拎来电扇,那家拿来充电电灯,还有的拿来蚊香驱蚊等,大家一起渡过难关。
“这里老年人多,现在入秋了晚上冷,老人们恐怕吃不消。”车棚里刚安顿好村民,钟成芳就考虑到这一点。于是,张贵友又买回塑料薄膜,将车棚围了起来,更有了家的温暖。
“你看这棚顶,漏雨的地方都是张贵友补上的。”78岁的陈朝会腿脚疼,也努力站起来,指着棚顶告诉记者,“大家相互帮助,我手疼,邱冬莲她们还帮我洗衣服、洗碗”。
堆满家电 有响动就去查看
在张贵友的弟弟张双全家,最近加强了戒备,虽然弟弟外出务工,两个侄儿侄女也只是放假才回来住,但每晚张贵友都派“重兵把守”,把自家4只大大小小的狗牵去守着房子。
为何“重兵把守”?走进张双全家,谜底揭开了。
张双全家是平房,在厨房、客厅、卧室甚至桌子上,都摆放着电视、冰箱、空调、风扇以及衣物等贵重物品,只留了过路的通道,连楼顶的雨棚下都堆满了电器。“附近7户邻居的贵重物品都搬来了,我责任重大,晚上一有点响动就起来看看。”张贵友说,地震后检查了弟弟家的房屋完全能用,征得他同意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帮着大家搬贵重家电等来存放。“我帮了他们,他们也帮助我。”张贵友有时忙不过来很晚都没做饭,大家就款待他吃,还帮他收拾住处,替他把碗筷洗了放好。
“我担心电器被墙体砸坏或下雨漏雨淋着,家电都搬到张双全这里来了。”村民叶文秀家离张双全家有200多米,现在贵重物品都平安,她也安心了。
“只要人没事,就一切都好。”张贵友说。
半夜巡查 就算怕也要去
“地震发生时,我还是很害怕。”虽然怕,但钟成芳很快镇定下来,立即联系小组的党员和志愿者,挨家挨户查看,为村民寻找居住点、安抚老人情绪,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钟成芳在县城开了家渔具店,每天骑着电瓶车回村里住。“2013年我被选为村民小组长,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地震发生后,钟成芳顾不上自家渔具店的生意,“还是有不少人打电话来问能买东西不,我都谢绝了,让过些日子再来”。
安顿好了村民,钟成芳总担心有群众私自回到危房,晚上打着电筒挨着查看。“大家能克服就克服,晚上不要回屋子里睡。”叮嘱大家后,一向怕蛇的钟成芳又围着村民居住点附近转了转,“虽然自己怕,但检查一遍才放心”。
相互帮助中,青岗山的村民纷纷自力更生。团结和不屈,如这雨后天晴的阳光,溢满青岗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界9月27日中午12点,泸县福集镇工作人员袁帽刚吃过午饭,就开始帮着搬电脑,由于镇政府办公楼鉴定为危房,他们要换...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