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档案系统积极响应迅速行动 汇聚档案力量 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 本报记者 简放鹏
9月16日,泸县发生6.0级地震后,泸州市档案部门迅速启动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安排部署档案系统灾后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抗震救灾与档案工作两不误。
开展震后档案安全检查工作
地震发生后,市档案局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各区县档案部门,实时掌握了解各区县灾情。
市档案局、市档案馆联合发出《关于迅速开展地震后档案受灾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市级各部门立即对档案馆(室)建筑主体、设施设备、档案等开展安全检查。
市档案馆馆长曾泽兰率抗震救灾指导组,对市档案馆各库房、办公区域等进行灾后全覆盖安全排查。
馆内安全巡查后,指导组前往受灾较重的纳溪区档案馆和泸县档案馆现场查看灾情,了解档案安全情况,慰问区县档案馆干部职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经排查,泸县“9·16”地震造成纳溪区档案馆、泸县档案馆馆舍墙体裂缝、位移、墙砖掉落等现象,造成经济损失约160余万元。各区县、市级各部门未发现有档案受损的情况。
确保抗震救灾与档案工作两不误
为了做好泸县“9·16”地震抗震救灾档案工作,市档案系统积极响应、全员参与、迅速行动,以确保抗震救灾与档案工作两不误。
市档案系统开展全覆盖档案安全自查,统计掌握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受灾情况;深入基层查看灾情,慰问干部职工,指导档案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开展市、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安全巡查,并向省档案局、省档案馆报告受灾情况;成立抗震救灾档案工作指导服务组,建立抗震救灾档案工作网络体系,现场指导抗震救灾档案工作。
下一步,市档案系统将复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工作成功经验,继续做好抗震救灾档案的归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和安全。
启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
泸县发生6.0级地震后,国家、省、市、县四级在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件、照片、音像、实物和电子档案资料。为了确保抗震救灾档案材料的齐全收集、规范整理、安全保管、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档案在今后工作查考、历史研究、经验借鉴的作用,经过深入调研指导,市档案局、市档案馆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泸县“9·16”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的档案工作职责、工作机制、监督指导责任;明确了抗震救灾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范围、验收移交等工作要求,将从源头上保障抗震救灾档案资料的完整和安全。
多举措指导服务抗震救灾档案工作
地震发生后,泸州市档案部门主动作为,多举措开展抗震救灾档案指导服务工作。
9月18日,市县两级档案部门组成联合指导组,到省、市、县三级抗震救灾应急救援指挥部,了解指挥部建立、运转情况,就全方位、多渠道做好抗震救灾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整理移交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
市档案局、市档案馆第一时间联合向全市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区县档案局、档案馆明确了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归档范围、验收移交等工作要求。
同时,第一时间抽调业务骨干蹲点泸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对省、市、县三级指挥部及下设的综合、灾情研判、抢险救援、群众安置、交通运输等13个工作组就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实行一对一现场指导服务。
加强档案馆库安全隐患排查
9月16日下午,市档案馆指导服务组到泸县指导服务抗震救灾工作。
指导服务组首先查看了泸县档案馆库房、消毒杀虫室、消防控制室、查阅接待大厅及档案馆办公大楼等受灾受损情况。
指导服务组对泸县档案馆抗震救灾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要求,要细致排查,统计造册;专业评估,精准核算;积极汇报,及时修缮。
9月19日,指导服务组再次到泸县指导“9·16”抗震救灾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并看望慰问了泸县档案馆干部职工。
在了解泸县档案系统受灾情况及泸县抗震救灾工作后,指导服务组表示,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现场救援、灾后重建等工作;按照《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要求,主动进驻泸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做好文件资料收集工作;切实加强对档案馆库安全隐患的排查,统筹做好地震次生灾害的预防工作,避免档案损毁。
新闻推荐
◎记者简放鹏“生命因诚实而芬芳,精神以守信而高贵。”9月18日,记者从泸县县委宣传部了解到,这16个字,是在“四川好人榜”发...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