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转行” 安置点当“心理医生” 安置点的心理援助服务点上,从各个岗位赶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开展心理援助
泸县城东小学副校长胡晓江正在为孩子们做心理疏导
9月18日上午,泸县城东小学校临时安置点,心理援助服务点帐篷内,不时传出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欢快的掌声,泸县城东小学校副校长胡晓江正在为孩子们做心理疏导。经过连续几天的心理疏导,孩子们渐渐摆脱对地震的恐惧,变得阳光起来。
泸县地震发生后,部分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很快得到妥善安置。但是,灾后的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一时难以平复。连日来,临时安置点设置的心理援助服务点上,从各地各岗位上赶到灾区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们,汇聚成一股力量,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帮助受灾群众筑牢心理防线。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摄影报道
不顾自家受灾 老师当起了“心理医生”
地震发生后,泸县城东小学成为临时安置点。当日凌晨5点过,学校老师们陆续赶回学校。学校90多名老师就地成为志愿者,服务安置点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陆续住进1000多名受灾群众,其中有240多个孩子。
“地震当天,这位老人是我们老师背着进的学校。”胡晓江指着前面一位拄着拐杖行走的老人说,地震发生后,很多受灾群众十分惊恐,一位老人走进安置点时,由于惊吓过度,全身都在发抖,还有的老人吓得面色发青。第一批走进安置点的孩子,由于受到惊吓,有的哭个不停,有的闹着要回家。
胡晓江说,为了缓解受灾群众的情绪,学校立即成立心理抚慰小组,组织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等分工开展心理援助。由于该安置点老人和小孩居多,学校一边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老人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焦虑,一边把孩子们组织起来,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放松心情,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地震,让孩子们渐渐恢复正常的心态。
此外,老师们不仅在安置点做心理疏导,还通过电话访问,挨个询问学校学生们家中的受灾情况,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把受灾严重的学生转移到安置点。
学校数学老师古梅家中的房屋受损,但她顾不上自家的受灾情况,当天早晨6点过就赶到学校,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了解到班上有20多个家庭不同程度受灾,古梅心急如焚,一边开导孩子们,一边帮助这些受灾家庭转移到学校安置点。家长们放心地把孩子交到古梅手中,便转身回去开展自救。
请假奔赴灾区 志愿者用爱心温暖孩子
在泸县城北小学临时安置点,心理援助服务点的老师们正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似乎已经忘了还身处在安置点。
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主任刘绍英介绍,多个安置点都设有心理援助服务点,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援助。服务点的志愿者们都是从各个岗位上赶到灾区的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人士,有的还从外地专程赶过来。很多在工作岗位的志愿者请假来到地震灾区,服务受灾群众。
刘绍英说,心理援助主要以志愿者们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活动,释放焦虑情绪为主,同时也接受受灾群众的心理咨询、倾诉等。当日上午,刘绍英在现场接待了一位前来求助的受灾群众,这是一位孩子的妈妈,她担心地震给孩子留下阴影而显得分外焦虑。经过心理疏导,家长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在泸县城北小学临时安置点,心理援助老师们还带领孩子们成立了临时班委,通过岗位竞聘,让大孩子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小孩子开展活动,安置点的孩子们很快从不熟到熟悉,融入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刘绍英说,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孩子们从心理上更快恢复常态。
连日来,经过心理援助服务点的志愿者服务,受灾群众惊恐的情绪已开始平复,渐渐走出地震的阴霾。
9月18日,记者在泸县城东小学、泸县城北小学、泸县福集镇龙脑桥中心小学校等多个临时安置点看到,孩子们在快乐地追逐、游戏或平静地自学,老人们也在互相交流,有的还随着音乐跳起了“坝坝舞”。
安置点来了“熊猫急救侠” 1天消杀面积1.1万平方米
◎ 记者 刘墨
9月19日上午,在城东小学安置点,廖勇开始消杀工作。“我们要负责4个安置点的消杀,面积约有1.1万平方米。”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着近60斤重的弥雾机在帐篷间喷淋消杀,廖勇的衣服早已湿透,“一个安置点每人需要换2次药水”。
自9月17日起,“携手急救”消杀小分队便承担起了泸县福集镇的泸县二中、城北学校、城东小学、梁才学校安置点的消杀任务。作为队长的廖勇带领5位队员,每天在各个指定安置点间奔忙,“保证一天一次全面消杀,直到安置点撤除为止。”
消杀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大学问。出发前,要根据消杀需求,计算好人手、药量和消杀时间;消杀前,要判断合理的消杀范围、人员进入和退出线路;作业中,要注意对重点地区重点消杀。
消杀工作不仅复杂,强度也大。“每天平均每名队员每次要消杀近2000平方米,而且要严格按照作业规范进行消杀。”廖勇说,尽管队员们大多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因为设备不轻便、防护服不透气,体能流失很快,结束任务时都非常疲惫,“一天下来,至少要走2万步,有时还要更多”。
这么辛苦,但队员们却是分文不取。“我们都是志愿者,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熊猫急救侠’。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生活,为了能参加这次任务,有的队员还是请假来的。”廖勇说,希望能为灾区群众做好防疫消杀工作,让大家平平安安回家。
泸县经开区企业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 李林芩
围墙倒塌、厂房撕裂、机器设备受损,有的原材料被污染……泸县发生地震后,泸县经济开发区(下称泸县经开区)各企业不同程度受灾,但在经开区的帮助下,园区企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携手同心共渡难关。
地震发生后,四川乾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受灾,办公楼多处开裂,经专家鉴定为禁用;水针车间、散剂车间等多处墙体拉裂,大部分围墙倒塌严重;原材料受污染不能使用,重建需大量资金。在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全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为厂区修复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灾后,泸县经开区领导干部很关心我们,他们第一时间来到我们厂里,跟我们一起排查厂区受灾情况,园区还联系专家帮我们鉴定厂房,并牵线搭桥对接金融机构,两天内顺利融资300万元。”四川乾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华金说。
据了解,四川乾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和四川超极制药有限公司均是董事长聂华金投资建设的。地震后,两家公司厂房均不同程度受损,员工们相互加油打气,积极排危,自主拆除受损围墙,清理即将脱落的外墙砖,并积极筹集修复资金。
这是园区企业互助自救、共建的一个缩影。在这次地震中,园区一酒类企业受灾,泸州芦台春酒业有限公司在做好自身安全排查后,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积极提供转酒泵、转酒管道,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协助。同时,该公司总经理范晓荣得知灾区缺物资时,她及时购买面包和矿泉水,分两批次将物资送往了嘉明镇。
灾难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园区企业顾全大局、挺身而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救援帮助,为园区企业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精神点赞。
新闻推荐
本报讯(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墨)连日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泸县地震伤员多学科会诊持续进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组与...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