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系列之(三) 百斤黄鲈脍玉 万户赤酒流霞
◎董洪良川江都市报记者汤骏
前情回顾
唐庚,北宋诗人、文学家,据民国二十七年版《泸县志》记载,唐庚父子都曾经与泸州结缘。
唐庚比较喜欢饮酒,雅集、独酌、醉眠,一样都不落下!而在酒后,他时常文思泉涌,佳作迭出,从而留下许多写酒的名篇佳作。
唐庚的诗文涉猎广泛,题材多样,在贬惠州前后,有着较为鲜明的对比和变化。早期时,尤其是在贬至惠州之前,唐庚诗作绝大多数昂扬积极,有奋力当世之志,关注民生、直述官场现实,也有登临唱酬、官场讽喻之作,借此抒怀明志。
再如词作《诉衷情(旅愁)》:“平生不会敛眉头。诸事等闲休。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残照外,大江流。去悠悠。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诗中,“雨”“春归”“小寺”“孤亭”等诗歌意象,惯之以动词,伤春悲秋之中,更多是诗人的际遇感怀和托物言志。到了《白鹭》等诗作中,“说与门前白鹭群,也宜从此断知闻。诸君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的讽喻之味越来越浓,再也难找原来《春日郊外》诗中:“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这种山水田园般的静谧和安然适意了!
唐庚离开惠州后,于次年(1116年)五月至江陵,寓居沙头,约一年之久。期间,他与张商英、唐意、唐恕兄弟、宋德粹等人交集,其作俱见《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三中。
政和七年(1117年),唐庚由江陵溯江西行,至宜都,逢故人李六,作《生还宜都逢李六》。四月至夔州,作《舟中》:“去楚及梅落,遇夔逢麦秋。”五月至江津,其妾黎氏卒,庚作《黎氏槿厝铭》:“侍女黎氏,裼越人。八年随吾,遵海滨。丁酉北蹄,至江津,一疾即死不及伸,月宝寅丙午日壬寅。”
六月到泸州,寄居安夷门外。《再上张观文书四幅》云:“某六月初五日到泸南,僦居安夷门外。无屋以居,无田园以耕以植。”《蜀中广记》卷五六亦云:“唐庚子西自眉来,居于泸之安夷门外。”九月回到家乡丹棱,《答合守程元老书》:“九月间送女(汝)到丹棱,因放脚一到峨眉、瓦屋、雾申、青城诸山,至春末可归。”次年即重和元年(1118年),唐庚仍在丹棱,为兄唐瞻、姨母史夫人作《墓志铭》。
由此可见,唐庚客居于泸州数月,继而呼朋唤友,怡情山水之间,诗酒唱酬一番。也正是在泸州一番畅游,了解民风民俗和浓郁的酒文化之后,唐庚留下了吟诵泸州的千古名篇《题泸川县城楼》。
“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
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
全诗虚实结合,构建了一幅完美无瑕、令人滞留于泸州不忍离去的山水画卷!诗中,“百斤”“万户”自然是虚数,而非确指,既成诗句对偶,亦呈现泸州繁荣富庶之象;“黄鲈”“赤酒”“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等诗歌意象则是实写。黄鲈脍,又称黄鲈、双带鲈,即“双带黄鲈”,是盛产于长江上游泸州河段体呈淡黄色、口大的一种鱼类。脍玉、鲈玉,常借指鱼类的佳肴美味。其诗之意境、炼句之天成,“形”“神”皆备,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写实质诗歌意象,犹如独立成画或片段——分之,有画面;合之,有意境!分合之间,其诗便如画轴。
所谓“一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抵如此!可惜,随着朝代更替,如今的泸川县楼早已古迹无存,人们只有在唐庚的笔下,慢慢去品味意境了。
需要说明的是,前有学者曾就该诗的诗题作《题泸川县城楼壁》或《江阳即景六言》,只引诗之内容,而不知诗题者的不在少数。至于题诗,古代多为宣纸之上,或者吟诵而后补,也有诗兴大发或酒意阑珊,持笔于城楼、墙壁、碑石诸物上亦有为之者,除非诗人雅集和随从之人笔墨伺候,不然,定不能贸然题诗至“楼壁”。
而后一诗题,很明显是学者研究、考据不严,简单地按照《舆地纪胜》一书中,关于唐庚所作该诗的注解以为题,如此似有不妥,需待商榷。从目前查据四库等诸多版本印证来看,该诗题作《题泸川县城楼》更为妥当!
新闻推荐
专家把脉指方向 开题论证明思路 泸县一中举行市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课题开题论证会◎罗敏川江都市报记者何晓梅摄影报道4月15日,泸县一中举行了《”互联网+”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市级课...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