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泸州路过系列之 孝感桥与金钗桥背后的故事
金钗桥
孝感桥
◎陈鑫明
“孝感桥”的百年史话
据地方志记载,“宋治平中(1064年—1066年),泸东十七里有横凌桥。名胜志云,有女因母病求药求医,溪水涨而不能渡,忽见一木横于水面,遂舍生以渡,人以为孝感,寻造桥因名孝感桥”。
《通志》《名胜志》《直隶泸州志》《民国泸县志》上都有记载,从宋元到明清,地方官员为此桥的保护、维修、重建、培修几乎从未间断。清乾隆年间州牧杨潮观率绅士杨天佑另建桥,命曰“永济”,到杨继荣重募修葺;光绪二十四年,王世杰募资修桥;民国四年时,陈潮禄再募资改建大桥,前后史书均有记载。
桥名从“横凌桥”、“孝感桥”、“特凌桥”、“永济桥”,又恢复为“特凌桥”、“德龙桥”,记述了历代建桥者募资建桥的历史,在泸州的建桥史上,堪称前赴后继建桥、修桥的一部巨著。
清末,河湾竹子坪大院子万慎有《募资修泸县特凌桥引》一文传世,“特凌桥”引云:“去泸城东行不二十里,曰特凌场,不至场三里,曰特凌桥。桥之得名,以场故。先是有‘孝感桥’者:相传某因亲病渡而溺死,后建桥以旌其孝。事载州志”。“清乾隆四十年,杨君天佑倾资建特凌桥,桥长近十余丈,广约二丈,高三丈有奇,桥成而杨家覆然(家道中落)。桥为泸、渝通衢、平平坦坦、万趾鱼贯、丈夫红女、车马辚骈”。
查阅“特凌桥”史,与上百年的建桥者对话,从眼帘中走过的人物都很鲜活,尽举家产执意造桥,桥以孝感名而流芳百代。古人云:“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敢恶人;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皆矣,以临其民;以孝事君,不离令名;进思进忠,不义则争;巨救其恶,灾害不生;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傅咸夫子这首《孝经诗》告诉我们:为君何孝?为臣何孝?为民何孝?立身与孝亲的关系如何?孝亲与忠君的关系如何?孝亲与爱人、亲人的关系如何?可谓思之则有悟,悟之则有益。
后人为纪特凌桥事,作词以纪:
龙溪之水天上来,分风劈流落山岩。
浪头怒立蛟龙走,洪水无渡惊涛吼。
有女求医不能渡,急哭孝女问苍龙。
祈求苍天发善心,忽见横凌一独木。
惊涛急流让开路,弱女舍生踏木渡。
药到病除母康复,乡里建桥横凌上。
小桥飞跨浪有声,孝感世间人惊梦。
后人留诗说孝女,特凌桥横几千秋。
凄风苦雨夜漫漫,龙溪水涨把路拦。
母病求医舍身渡,一木横凌天上来。
古人节孝不可及,于今弱女金玉质。
地老天荒九重云,忠孝节义儿女德。
修身齐家读女训,事母敬孝天生成。
母兮育儿半生累,慈母夜缝游子衣。
母爱母心不能忘,寸草三晖报母恩。
龙溪作证水清清,孝感桥上长歌吟。
从这歌谣中,让世人对孝文化有所感悟:母亲为子女付出了苦与累,付出了血与泪,付出了一辈子的温暖与慈爱,也付出了一辈子的欢语与忧愁。
桥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引出的是人间的大德忠孝。《女论语》中云:“父母年老,朝文忧惶,补联鞋袜,做造衣裳;四时八节,孝养相当;父母有疾,身莫离床;衣不解带,汤药亲尝;求神拜佛,指望安康……”这是大唐才女宋若莘、宋若昭姊妹共同撰写的《论语》中“事父母”章中的一段,如今读来独美千古,是传统文化集女孝之大成。
“金钗桥”上唱“竹枝”
金钗桥位于龙马潭区特兴街道东十里,据《泸县志》记载,“清道光三年建,同治五年培修,光绪十四年圮,里人刘维和捐建。”该桥是特兴街道境内继特凌桥、苦担桥之后,在龙溪河上修建的第三座大石桥。
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建成的石桥为什么取名“金钗桥”呢?桥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凄美、乐善、忠贞的大爱故事。
龙溪盐商刘维和,乐善好施得娇娥。
诗书琴画名师教,一代佳人藏楼阁。
商贾绅粮求婚来,公子王孙找媒婆。
万贯家产不学问,富甲一方无才气。
刘家搭台择女婿,以诗论对方绝配。
小女金钗作嫁衣,刘父陪嫁百里醉。
溪上余郎文武生,独木作舟来求婚。
一曲相思相如赋,打开淑女心中结。
二人相约龙溪畔,竹林深声吐心声。
山盟海誓订终身,金榜题名办大婚。
相思人儿相思苦,相恋女儿夜不收。
远望青山无音讯,不见余郎影飞来。
天有不测风和雨,痴女望月心望穿。
谁知余郎归心切,水大船毁落龙溪。
噩耗传来女儿悲,阁楼不语表忠贞。
龙溪作媒女出嫁,恸感乡里万人心。
女儿泣血对天誓,为余架桥告慰君。
天苍苍神有灵感,地茫茫之人应允。
自古泸南崇节孝,刘女孝悌惊天地。
舍我嫁妆三千银,开山取石架彩云。
金钗化作拱桥月,夫君魂兮早归来。
彩虹飞跨龙溪岸,坦途往来不再难。
贞女筑桥荫百代,一曲长歌缠绵绵。
相思相恋长相知,岁时祭祀金钗还。
……
有人把这首古歌说成是忠贞不渝的男女情爱,也有人说是相爱之人的乐善之举,为世间留下的是为民排忧的大爱;还有人说是龙溪河上,古有30桥,每桥都有一个来历,都有一个故事。
无论是建桥、修桥、补桥,还是重建桥、培修桥,均为地方官吏之道。后来民间善举,有识之士、绅粮、商贾、名流雅士和民众,纷纷加盟修桥工程,被称为乐善之举。故桥建之日,请地方官员、当今名士题刻建桥碑,谓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后人立有金钗桥碑,碑记云:“金钗桥地处要冲,肩负南北通衢。明嘉靖中,刘氏女名金钗,十五六待字闺中,以诗为媒择夫婿,未过门夫落水亡,女守贞,立志倾其产而为民架桥。桥成,乡里以金钗名刊石为纪,永垂不朽”。
桥诗有云:“楼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到夫魂归来时,涛声夜起照桥来。”
新闻推荐
技能比武矫健姿 赛场追逐教育梦 泸县举行第六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
体育教师们同场竞技◎何琼杜亚东川江都市报记者朱付春摄影报道春和景明,万物勃发。为实现泸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提高泸县...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