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打工的地方也有家

泸州日报 2021-04-14 10:48 大字

□ 简放鹏

前段时间,《泸州日报》三版刊登了《“打工族之家”停办 谁来留住“城里的月光”?》一文,独家报道了雷章贵、匡发珍夫妇及其外侄女接力办“打工族之家”,专门为打工人员设置了价格低廉的单间出租房,让进城打工者有了“家”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好评。但后来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房子,“打工族之家”停办了。

“要是家安在打工的地方就好了。”“我的家要是离上班地方不远就安逸了。”这是许多农民工的愿望。

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劳动力大军,由于条件限制,特别是收入不高,其进城务工面临租房贵、租房难问题。对于身在外地的打工者来说,吃住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在这方面,“打工族之家”无疑作了有益探索,专门为打工人员设置了价格低廉的单间出租房,在微利的同时,服务于农民工,让他们有了“家”。如今“打工族之家”停办,对其施出援手,既可以解决一些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居住问题,还可以鼓励更多的人行善。

但是,更多的农民工居住问题咋办?

泸县的做法值得借鉴。泸县为一些农民工提供公租房,改善其居住条件,以缓解农民工住房难。住进公租房的农民工,须是农村户口,在城里没有房子,提供一年以上的打工证明。由于房租便宜,公租房受到了打工族的欢迎。

农民工住进公租房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农村居民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享受到更多的“同城待遇”。但是,政府财力有限,可能短时间无法修建更多的公租房,那么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设置“打工族之家”,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作为公租房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尝试。

新闻推荐

春耕正当时 田间插秧忙

□本报记者牟科摄影报道4月8日,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科研试验基地,劳作的身影与肥沃的田野构成了一幅春意...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