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曹天林: 乘风破浪 展翼腾飞

泸州日报 2021-01-31 06:45 大字

□ 本报记者 杜玉青

泸州机场大道东侧,距离云龙机场约2.4公里的位置,一幢颇具现代感的建筑引人注目。从远处看,它宛如一片展翅欲飞的机翼。这片巨大的“机翼”,是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孵化中心,也是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的核心办公区域。

无论是从地理位置看,还是从外观造型看,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孵化中心都彰显着泸州开辟航空航天产业领域的雄心壮志。2020年,“以云龙机场为依托,打造航空航天科创新城”的目标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底气缘何而来?在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曹天林看来,这是顺应国家、省市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无中生有” 航空航天产业乘“机”而入

记者:泸州此前并无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历史,当初白手起家,“造”出一个产业园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曹天林: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在2017年正式挂牌运行,园区的设立是和云龙机场相伴相生的。机场提供了更大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平台,那么我们要怎样借助这个优势,为泸州汇聚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而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航空航天产业园应运而生。

记者:作为全市“千亿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航空航天产业给泸州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设立之初园区是如何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的?

曹天林:园区规划面积有80平方公里,目前打造的是云龙机场周边23.1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在产业方面,园区围绕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研制和试验、无人机研制和试飞、通用航空制造和运营、海工装备研发和制造、军民融合等产业。

记者:从规划面积来看,园区覆盖范围广,这样的布局是否有意为之?

曹天林:园区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园区分布在龙马潭区石洞街道、双加镇,泸县云龙镇三个核心乡镇,涉及泸县、龙马潭区两个行政区。泸县距离主城区相对较远,设立时,我们就考虑要带动泸县融入主城区发展,园区恰好可以在泸县和主城区之间起到一个连接作用。

多点突破 这里的产品既能上天也能下海

记者:园区设立这几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曹天林:目前空天动力产业化项目生产中心完成厂房设施建设,具备生产设备安装调试条件;北航泸州研究院项目完成两型小型航发和20~250kW涡轴发动机试车台研制并取得市场订单,75kW级涡轴发动机获得了2020年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我们仍圆满完成了经济指标,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增速18.7%;入库税金0.6亿元,增速71.4%。

记者:1月中旬,首艘“四川造”出口游艇在泸州下水试航备受关注。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这几年园区还招引了不少其他领域的企业,这些企业对园区意味着什么?

曹天林: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个过程,加之航空发动机和无人机研制等项目培育周期较长,为了解决短期效益问题,我们签约“短平快”项目入驻园区,采取“长短结合、以短补长”的方式加快推进园区建设。

比如1月12日,由园区企业“出品”的首艘“四川造”出口游艇下水,仅隔一周,年产10万吨铝合金节能型材项目顺利开工,建成后年销售额将达到20个亿。伴随游艇项目、节能型材项目、康宇电子基板项目等一批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将有效支撑起园区的产业经济发展。

记者:良好的环境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园区有哪些优势能够留住企业,甚至吸引更多企业?

曹天林:我们的标准化厂房一期项目现在已经全面竣工,建成了10万平方米的厂房,以及1万余平方米的配套设施,包括食堂、住宿、办公楼等,企业直接“拎包入住”;孵化中心项目已竣工入驻,可以容纳50家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入驻孵化;空天专家社区项目专家公寓也已具备入住条件。

记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个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越来越明显,园区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曹天林: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与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建设,通过校地合作、人才政策、专业培训等方式,与各个科研院校进行合作,吸引和培养更多人才聚集到园区。

更大视野 “大招商招大商”助园区加速“起飞”

记者:园区的发展为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总体部署,园区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有何计划?

曹天林:航天科工集团、中电科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都是我们瞄准的对象,接下来我们将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持续抓好“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投产投运一批”工作,同时探索推进跟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联合招商模式。

记者:您刚才提及要探索推进与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联合招商模式,在跨行政区域合作方面,具体有什么考虑?

曹天林:拓宽视野很重要,一定要有机遇和发展意识。2021年,园区将坚持“产城一体“思路,深化与龙马潭区、江阳区、泸县协作,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跨行政区组团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与此同时,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发挥园区优势,主动寻求融入,衔接成渝地区产业链,做优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总量,助力泸州早日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

新闻推荐

泸县督导森林防灭火工作

近日,泸县县政府相关负责人率队,到得胜镇督导森林防灭火工作。督导组先后前往得胜镇桐乐村堆金湾检查点和门斗山村杨山检查...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