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让酒城更有底蕴

泸州日报 2021-01-20 09:54 大字

(上接第一版)

能否区分实际情况,不用一刀切将民营企业、企业家列入黑名单?能否在确保申请执行人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兼顾民营企业、企业家的合法权利?泸州市法院系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着。

结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龙马潭区法院实行民营企业、企业家信用修复,对困境中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本着宽严适度的原则,依法为其创造优质的营商环境,鼓励其创业、创新。目前,龙马潭区已有96家民营企业及42名企业家成功移出了失信名单。

扬法治树信仰

泸州市全面落实“会前学法”、新任科级干部宪法宣誓制度,创新建立科级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制度,敦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好示范者和引领者。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和以案说法制度,每年度均开展会前学法(专题学法)。

采取“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的方式推进“法律八进”,把“软任务”变成了“硬杠子”。

打造沱江法治骑行道、泸县宪法主题公园等185处特色法治文化阵地,营造群众轻松学法、快乐学法的良好氛围。

开设《法治与生活》《给您说法》《律师在线》等相关专题专栏20余个,创新探索“网格化”普法、“坝坝会学法”“互联网+”宣传等法治宣传模式,使法治宣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

泸州市还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建设。

坚持法治为本,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开展“百姓法律顾问进千村”为载体,推动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让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2019年3月,市司法局正式成立泸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及民众提供“立体化”法律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乡镇(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475个,村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部建成。

坚持德治为先,大力传承优良的家训、家教、家风,通过开展“传家训正家规严家风”活动,全力提升基层德治水平。

坚持自治为基,充分发挥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治作用,以村(居)民小组为基本单元进行自治试点,实现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新闻推荐

柑橘遍山 生活就是这样甜

大白鹅惬意地徜徉在黄灿灿的柑橘下,好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刘璐文/图从泸州市泸县立石镇政府出发,沿着蜿蜒的小路驾车15分钟...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